第245章 狭路见英雄 (第1/2页)

这一天,太子又取出国母血诏书与众人观看完毕,众人感叹不已,林逊哭得湿透了衣袖,自己责备自己,昔日鲁莽,闯下祸来,殃及父亲和姐姐,甚至太子。

自己将姐姐害了,被奸妃奸相设计害死。真是惭愧!

众人请太子上座。

“今天君臣初会,请殿下居中坐下,山呼拜见。”

太子再三再四推辞,众位将军就是不答应,只得站着接受了众人行的君臣之礼,然后燃上香烛,祭奠母后。

太子行礼毕,众将答拜。

然后命将毛尼押出,开刀问斩,级悬挂示众。

包力夫人接过峻夫人母女,峻凤鸣,到后营居住。

这一日君臣畅所欲言,欢聚一堂,大摆宴席,欢歌笑语,一直到日落西山,按下不表。

却说毛尼家仆逃跑,一路慌不择路,狼狈逃窜回到山东青州府,报告给毛尼夫人。

公子毛顺听说父亲遇害,失声痛哭,后悔不该告诉父亲在学院生的冲突。真是应了那句话,冲动是魔鬼。

母子二人将家务全都交托给老管家,然后戴孝奔向京城,经过数十天的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赶到京城,先到相府,去见叔叔婶婶,禀告说丈夫已经捉拿住了太子,在押解到京城的途中,遇到了土匪,在二龙山,被林逊劫去,杀了丈夫,恳求叔父代为报仇雪恨。

钟奸相一听,勃然大怒道“万万没想到林逊逃匿在山东,真是为祸不浅, 现在又将云慈夺过去了,杀了侄婿,真是目中无人,挑战老父的底线,真的让人生气和愤怒!还好,既然知道他们落脚在二龙山,料定他们插翅难逃!陛下拔去这眼中钉肉中刺。才能放心,否则,寝食难安!留下后患,女儿还有皇上的位置就保不住,老夫的性命也难保,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这一天,钟相知会众奸臣登朝。

在五鼓天时辰,天子登殿。

太后垂帘听政。

众文武百官参拜完毕,分班侍立。

内监传旨道“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听闻山东指挥毛尼查访,得知云慈太子所在的地方,峻施收为义子,捉拿在囚车,押解回朝,通过登州地界的时候,途径二龙山,被藏匿在该山的林逊打劫,将云慈太子掳走,并且杀害了毛尼,林逊在二龙山招兵买马,逐渐形成气候,为祸不浅,看来造反在即,不得不防。还望陛下早大军征剿,以免势力越来越大,形成国家大患,就难以根除了,要小心谨慎为上。”奸相说道。

“外祖相父,此言差矣!云慈乃是正宫太子,朕的爱弟,他既然落在山东,在二龙山安身,为什么要提兵征剿呢?一来,百姓受灾,二来,满朝文武臣工私下议论朕躬不容爱弟,有伤骨肉亲情之嫌,曾经听闻先帝在临终之日,思念御弟还朝,情真意切,所以才忧虑成疾,无法治愈了,如今如果要提兵征剿,逼迫御弟,恐怕违反了先帝临终之言了。万万不可这样做!”皇上说道。

“胡说!你身居天子之位,不顾念外祖父勤政为民,为国献策,为国纳谏,今天,如果不灭掉云慈,恐怕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具体说来,就是如果 王儿不依照外祖丞相的说法,不早点兵围剿二龙山,云慈就会会合外兵杀回朝廷,争夺江山社稷宝座龙椅,你以贤弟待他,以为手足之情高于一切,他是这样想的吗?他会把你当成兄长吗?在普通百姓家可能会,但你生在帝王家就不是了,你就那么自信吗?”太后奸妃在帘子后面大脾气说道。

“好吧,如此说来,那就命人围剿吧,那么,派谁挂帅出征围剿最为合适呢?”皇上问道。

“金銮殿太尉冯正帆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可以为主帅。这人是大将军之后代,忠良将士,对朝廷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天地可鉴。”奸相说道。

皇上一听,十分无奈,只好准奏,就加封冯正帆为大元帅。

冯正帆太尉谢恩,想道,天子有爱弟之心,无奈太后当朝把持朝政,影响了天子的本意,无意征剿,勉强为之,不如假意领兵前往,到了二龙山,劝告太子杀回朝廷,诛杀奸相奸妃,有什么不妥呢?

想到这里,叩谢退回班列之中。

“臣次子为先锋。”钟相说道。

太后准奏,封为正印先锋,传旨兵部交兵三万,户部调拨粮草交付完结,以便登程出。

这一天退朝,钟相嘱咐次子说道“一到二龙山,就看冯正帆的行为,如果他不作为,有意偏袒太子云慈,就写一封密函到府,为父自有主意,切记切记。这个非常重要,关系到为父乃至你姐姐的安全,甚至天子的安危,明白了吗?”

钟二国舅答应下来。

再说冯正帆太尉回到衙府,一品夫人出来迎接,坐下。

“今天就告别了!”冯正帆说道。

“相爷为什么说这话?”夫人问道。

“奉旨前往二龙山征剿云慈太子。今天幸亏遇到圣上有爱弟之心,无奈太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执掌王权,奸党祸害朝廷,现如今奉旨领兵到了二龙山,查明,如果云慈太子真在二龙山,就予以帮助,杀回朝廷,诛灭奸党,我出兵后,你就立刻收拾收拾金银细软,先走一步,回到江南你弟弟家安身藏匿,千万不要回到苏州府。他们知道你原籍,会通知地方,将你抓捕归案的。等这里成功之后,就会安排你来京。”冯正帆太尉说道。

“相爷精忠报国,一心为了太子的江山社稷着想,不用挂念,家里会安排妥当,妾立马动身回江南的兄弟家安身,静候相爷佳音。”夫人说道。

暂且不提夫人回去到她兄弟家。

第二天,冯正帆太尉到了教场,放炮三声,祭旗兴师兵,跋山涉水,逶迤前行,差不多走了两个月才到了山东境界。

这一天,二龙山头目打听清楚明白了,就和太子商议对策。

太子非常惊讶,连忙问道“孤年轻,没经验,朝廷派兵来征伐,凡事全部仰仗国舅,众位王兄与孤主持。”

“殿下不要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忧虑的呢?”众将说道。

“趁他还没来到之前,先做好准备,在前后左右山上准备好作战用的武器器具,准备妥当,才是上策。要不然,就会被动挨打了。”狄六说道。

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就立马安排下去,由狄六带兵一万,不分昼夜,督兵在山后开河道,砍伐树木,修整水闸,放下备战船,然后多放一些柴排在山前。

然后分兵开山,挖深沟壑,设置陷阱,山上堆放雷木、灰石、火箭还有地雷暗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