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任元帅班师 (第1/2页)

好书推荐: 聊斋假太子

毕竟把太子、娘娘给弄丢了,咋说呢?真不好意思。

“哎呀!二位王爷要是早到三天,二龙山不会失守,太子娘娘也不会失散,妖道施法就不能成功,这是天意,必定的劫数,无人能解,不是人力能为,这是殿下该遭受的磨难,这灾害一定临到。”林逊说道。

他还是快人快语,先打破僵局,也只有他敢说,其他将军跟着附和。

林逊就把前两天,妖道怎样用妖法打仗,阴兵攻打进山,到了山中,众人下了船逃出山寨,进入扬子江,追兵被大水阻隔,没有船只,没有继续追杀,太子和娘娘的船桅杆断裂,天各一方,等等,无论巨细,都一一说清楚明白。

龙夫人听了,长叹一声,恨恨地说“妾一听闻太子诏书,就曾经劝王爷,让妾先独自驾云先到二龙山,和妖道先大战几个回合,见个高低,无奈王爷不准妾说话,所以误事了,失去了宝贵的机会,王爷也有责任,难辞其咎。”

龙千岁唏嘘不已,一声长长的叹息后说“万万没想到妖道竟然如此厉害,真是心急攻征。孤只晓得夫人是女流之辈,独自驾云,孤实在放心不下。这是孤的过错,惭愧惭愧,实在有罪,实在有罪。”

这一天,两位王爷自己恨自己,自责不已,哀叹自己因为天高路远隔山隔水不能立马保驾,对太子进行拯救和保护。

当天夜里,两位王爷将所带兵马共计十万,拨归大营,大摆筵宴,盛情款待二位王爷。

龙夫人自到后堂安顿,众兵丁也得到了美食,参加筵宴,得到犒赏。

不说二龙山那里安顿,单说太子留在一艘孤舟之上,被大风浪推着漂流而去,一天又一夜,海风慢慢平息,风平后浪静,船顺着水漂流,他才神魂安定下来。

抬头就向船舱舱口一看,只见有很多来来往往的商船。

太子心想,不知道现在船漂流到了什么地方?前后左右都不见兵船一艘,想必这里并不是二龙山地界了。这样漂流,不知道有多少路程了,距离二龙山有多远呢?这样的船无帆无舵,顺水而行,不知道漂到哪里,漂到什么时候?

他越想越担心,止不住就大声呼救起来。

他呼救之声刚落,就惊动了本地的头号富翁,他正在船上,准备去收取租金。

听到有人呼救,就从船舱里面走出来,一看,就看见一艘大船,船体十分高大威猛,像是指挥官坐的船,十分壮观,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就是没有船桨和船舵,像是顺水漂来的,于是就招呼水手用铁钩将那大船搭牢,不让继续漂流走了。

太子一看有人搭船,心想有救了,但是还需要观察。他这个人一脸都是胡须,年龄在六十上下。

富翁开口就问道“你这个小小少年,为什么独自一人坐这么大的一艘船,奇怪的事,这么好的船竟然没有船桅杆,也没有舵,没有水手,像是什么人都没有一般。成了甩手掌柜的。这是什么缘故?”

“哎呀,多谢老伯搭救!小子是山东青州府的人,因为朝廷打仗,兵荒马乱的,本来想要躲避战火,躲开这场灾殃,却万万没想到会被山贼抢劫了大船,结果,半路遇到大风浪,从来没见过的,然后就将折断了桅杆,桅杆倒下,打落了水手到水里,生死未卜。幸运的是我没有被打落水中,因船桨船舵都损坏遗失,没有船帆,也不懂驾船技术,没有工具可用,结果流落此地,恳求老人指示搭救,再造之恩,正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太子说道。

“哦,原来如此!难怪你坐这样的船呢!这个地方是济南府历城县,老朽姓冯,名周安。在收取租金路上,老朽看见你这个少年人才出众,一定不是下等人。如果不嫌弃,就到寒舍暂时留下,然后差遣家仆去到青州府打探打探消息,如果确实平安无事,再动身回去,不知道尊意怎么样?但说无妨!”冯周安说道。

“员外考虑周全,多谢员外伸手搭救并收留安顿,感谢不尽,恩德如天,员外的恩德,没齿难忘!日后一定重谢。”太子说道,非常高兴,觉得真是应了那句话,天无绝人之路,真的要感谢上苍。

说完,太子被人搀扶过了船,然后跟着冯周安一同而去,暂且不提。

再说石凤鸣母女,被大风浪打落到江心里去,好在没有受伤,就抱着大桅杆漂浮在江面,顺水漂流,一直流入小海,然后爬上一艘小船,上了岸。

上岸之后才觉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在水里漂着,担心自己没命,也就没觉得饿,上了岸,才觉得真的饿了,就商量着将手里的金钏给兑换了,得到白银五十两,这些钱足够满足日常生活开销。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地方住,这一对母女要先解决住的问题,才能保证人身安全,正在惆怅,不敢停留,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三街六市的,人烟稠密,不知不觉就到了一所村庄,看见村内有一石牌,门头上写着字,仔细一看,是“白莲庵”三字,十分清爽干净。

母女俩一见,心中非常高兴,商议说道“这是女庵,没事,可以入住,暂且留下,看看庵主是否允许。”

于是,母女俩上前叩门。

过了一会儿,就有老尼跑过来,问道“施主,请进草堂!”

“师父,老身母女是逃避战火来的,夫妻走散了,只剩下我们娘儿俩逃难到这里,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界,还望师父大慈悲暂且收留老身娘儿俩暂居,等找到丈夫之后,自然重重感谢,决不食言,不知可否?但不知师父法号尊名是什么呢?”母亲说。

“原来施主是逃避兵乱逃难至此的,这个地方是莱州府地界,老尼族姓姓孟,出家后,法号为慈心。庵中有徒弟三人,请问老夫人贵府在哪里?尊夫姓甚名谁?”慈心问道。

“丈夫是青州府的人,姓石,名俊。老身石氏,女名凤鸣,叫石凤鸣。”石氏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