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金江起,英国落 (第1/3页)

言语是沟通的桥梁,内在的表现。

柳湘莲一句人祸不止,大盗不绝。令大厅里的人都认可了,不但说服了金江镇文武头脑,连冯胜之都哑口无言。

同样,也为他带来了尊重。

这名年轻人,是有才能的。

“对于陕西民乱之事,诸位可还有疑虑?”

见众人没有继续追问柳湘莲,唐清安一脸的笑容。

他说陕西民乱事大,有些人听的进去,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威望,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可明年的大战至关重要,需要上下一心。

柳湘莲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所以唐清安很满意此人。

“平辽侯明智,能通过文书,判断出数千里之远的大事,正因为是平辽侯所吩咐,我才格外关注陕西。

因此对陕西之事,打探的非常细致,不然我也不敢信。”

柳湘莲年纪轻轻,拍马屁的手段却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刻意,不让人心厌。

对于柳湘莲,唐清安是抱有厚望的。

如今金江镇的机密奔走,京城有陈德言,金州有贾鉴,朝鲜有陶杰,此三人才能不弱于柳湘莲。

或者可以说,此三人的才能和经验,都要强过柳湘莲。

但是柳湘莲有一项本事是众人不能比的。

他能文能武,出身勋贵,一的好剑术。

以此人的家族门楣,交际手段,全面眼光,娴熟武艺等等方面的能力。

适合做金江镇在日本的机密奔走。

不过此事还不能急,如今当务之急是解决蛮族,不然任何计划都施行不了。

而且柳湘莲需要更多的资历和经验,同时立更多的功劳,才能获得金江镇的信任,担负起此大任。

“国内民情,对于目前的金江镇至关重要,因此委任你为金江镇的机密奔走。

协同京城的陈德言,还有金陵的唐展望,你们三人互相配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唐清安笑道。

陈德言是平辽侯的结拜三弟,唐展望是平辽侯的亲二弟。

能和这两名平辽侯的至亲做事,柳湘莲当然愿意。

当柳湘莲和冯紫英告别。

坐上金江镇的船只,他不但有了金江镇军司的身份,还能调动金江镇在国内的人手。

在大海之上,柳湘莲回望金州方向,内心情绪久久不能平。

正因为他眼光高远,聪明智慧,越是知道未来的金江镇非同小可,自己能不能从中占有位置。

他捏紧拳头,满脸的信心。

大海茫茫无际。

金陵出的一艘商船,上面挂着金江镇的旗帜,船舱里有从南方收购的粮食。

金州变相的中开法。

商人以当地粮食价格,添加上脚本,贩卖给金州,以获得通商的免税以及便利。

而海运没有6道以及水道上的重重关卡,重重打点。

因此金陵运送粮食到旅顺码头的商船越来越多,每个月大大小小的商船。

运载量最高的三百余石,最小的百余石,除了不能行船的几个月份,每个月往返的船只高达百余艘船。

一年能为旅顺运去将近二十万石的粮食,以及交易各种旅顺的土特产。

各色皮毛,松子,榛子、干蘑孤、木耳等等,至于最让人眼红的人参,那是旅顺专营之货物。

除了金陵几家特定的商贾,其余寻常商人是买不到的。

随着济州岛的开海大获成功,加以金陵这边海禁开了一条变相的口子,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了进来。

从原来的几十艘,百余艘,到今年只大半年的时间,就翻到了近两百艘,而且还在不断上涨,根据这个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