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破阵之兵 (第1/3页)

“多尔衮。”

皇台吉留下在场最年轻的多尔衮。

多尔衮这一次在战场的表现,虽然仍有些急躁,但是已经令人刮目相看。

这名年轻的贝勒,已经开始展现他的才能。

虽有还有不少的瑕疵,所欠缺的不过是经验而已。

虽然因为多尔衮的出身,皇台吉多少有些顾忌,但如此国家危亡的时机,令皇台吉放下了所有。

“父汗从无到有建立蛮国,征战八方,压服一切不服,打出我们蛮族赫赫威名。”

皇台吉向自己的弟弟,讲述这些年蛮族的奋斗史。

多尔衮听过很多次了,从小就在这些故事中长大,虽然如此,重新从皇台吉口中听闻,仍然令他热血沸腾。

他只恨自己出生的晚,不能随父汗征战。

至于自己的母亲。

他虽然遗憾和仇恨,但是他心中更多的是蛮国,作为贝勒,他有这个觉悟。

所以他虽然年轻,却不同于弟弟多铎的不满,能压下心中的仇恨,一心为蛮国出力。

皇台吉接任大汗之位,国家面对的形势复杂,令代善都不敢应对,可见皇台吉的心性。

因此他看得出多尔衮,越的欣赏多尔衮。

此人是年轻的贝勒中,能担当大任之人。

“一千骑。”

皇台吉拉着多尔衮坐下,慎重的说道。

“我只能给你一千骑兵,你带领这一千骑兵,赶回去沉阳,打退罕孛罗势。”

根据沉阳的官员送来的急报,罕孛罗势大肆劫掠蛮族,虏获了众多的蛮族妇人。

《剑来》

担忧影响这里的军心,皇台吉瞒了下来。

但是他心中的愤怒无法平息,而且不能任由罕孛罗势胡作非为,祸害蛮族。

但是虽然如此,皇台吉无力再分兵,前方大将也已不堪用,众贝勒各有重任。

年轻的子弟中,自己的儿子豪格,皇台吉很清楚,虽然表现不错,不过他现在的名声,其中有很多水分。

例如攻下金江军的老巢东海堡,例如攻破广宁右屯卫城。

比起多尔衮实打实的才能,两者对比起来,豪格不如多尔衮。

其余的子弟,皇台吉细思之后,认为还是只有多尔衮最合适,也最有希望打退罕孛罗势。

听到皇台吉的吩咐,多尔衮不但没有感到畏惧,只觉得自己担负了国家的希望。

年轻的身躯,饱含了激动。

“大汗,虽然只有一千骑,但是我一定能打败罕孛罗势。”

前番,多尔衮在河边多次打败罕孛罗势,气的对方跳脚,这一回仍然是以寡击众。

多尔衮并没有畏惧之心。

听到多尔衮的保证,皇台吉并不像多尔衮一样具有信心。

但是仍然期望多尔衮,因为他手中不但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同样也抽不出大将。

所有的力量,都要用在大军撤退之事上。

像存地失人,或者空间换取时间等理论,皇台吉虽然说不出,可是他们有经验。

成熟的经验,有时候和理论不谋而合。

所以皇台吉更看重前线大军,只要保证了这些大军不失,那么蛮族就还是那个蛮族。

包括退让海州,让出大片的土地,甚至还可以继续撤退,让敌人陷入纷乱以熬时机。

同样正合空间换取时间的理论。

多尔衮的一千骑可能无法击退罕孛罗势,甚至被其打败,但是能让罕孛罗势收敛。

皇台吉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长叹了一声。

多尔衮以为皇台吉是担忧自己,郑重的保证,一定会打败罕孛罗势的。

第二日。

穆隆额离开了大营。

多尔衮则领一千骑兵,从海州奔向沉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