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京师戒严 (第1/5页)

“好,好,好。”

范文程突然起身,混身兴奋,打破了屋中的安静。

三十几岁的范文程,十八岁的时候,就考虑了秀才,获得了大周的优待。

对于自己投身蛮族,他不认为自己是背叛了大周。

自己又没有做过大周的官,谈什么背叛呢。

直到金江镇出了檄文,指责范文程这等人,背叛了国家,背叛了百姓。

汉奸从不认为自己是汉奸,一定会寻找诸多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

为了正名自己,他全副身心的投靠蛮族,希望蛮族打败金江镇,至于蛮族屠戮百姓,他眼里如何会有百姓呢。

眼里有百姓之人,就不会当汉奸。

“我就知道,海州城必定会成为大周辽西军,和金江军暴冲突的地方。”

案台上,正是关于打探的海州之情报。

辽阳城已经不能称为蛮族的都城了,大部分人口都迁移走了,因为负责情报,所以范文程留在了沈阳。

中间有金江军相隔,蛮族探子无法抵达海州,但是可以从辽西获得情报。

他知道大周国内有乱民,却不以为意。

乱民虽然会牵扯大周的实力,不过从古至今,从未有乱民成事的道理。

不光是范文程如此认为,哪怕是国内的官员同样如此认为。

不只是大周的官员这么认为,原来时空的大明官员也是这么认为的。

大明陕西的民乱,不是从崇祯开始,而是从万历末期就已经显现,很多官员的奏疏都有描述。

几十年间的民乱,本地的官员都成了习惯。

乃至崇祯朝前期,不赈灾反而加征,乃至说出让百姓再苦一年,就是因为出自这个背景。

因为崇祯登基前,陕西就一直有民乱,一直还在为官府提供税赋,他甚至自认为自己还是好心,说让百姓再坚持一年。

他前面的几个皇帝可没说这种话,可见他是人傻。

可惜一年又一年,一年再一年。

范文程的动静,惊动了另外案几后的宁完我等人,好奇的问过来,范文程笑着指了指案台上的密报。

“大周必和金江镇决裂。”

在范文程的坚定下,皇台吉又派了使者,去联络科尔沁。

告诉巴图鲁汗,失去了大周国内,获得源源不断物资的金江镇,将不可惧。

同时。

主动又派人去联络忠顺王。

如果金江军敢对忠顺王动手,蛮族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必定出军帮助忠顺王。

忠顺王本来就有这份心思,不过是担心人言,既然蛮族送上门来,他就不再拒绝对方的好意。

按照他的想法,朝廷这回看清楚金江镇的真实面目,必定会听从自己的意见。

~~~~~~

“辽西军和金江军翻脸了?”

有心人士的推波下,此消息在草原上,散布的极快。

离辽西很远的乌济吉特部。

粆花也收到了这个情报。

“金江军实力强悍,能打败蛮族,等他全占辽东,解决蛮族后,会是更加难缠的对手。”

帐篷中,头人们挤在一起。

帐篷外,传进来小孩子们的玩闹声,被侍卫们驱赶到了旁处去玩,孩童们的声音渐行渐远。

直到再也听不见顽童们的笑声,粆花才收起脸上的笑容,重新严厉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