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皇帝只有一个 (第1/4页)

蓬来难民区。

一座简易的木屋子中,火盆里的柴火烧的正旺,墙壁多缝隙,冷气不断的涌入,远离火盆的人们,并没有感受到暖意。

不大的木屋中,十余名戴着棉帽,穿着棉袄,犹如普通百姓穿戴的后生们,虽然身上简朴,但是从头到脚一丝不苟。

长条的木桌子上,摆放了整齐的杯子,杯子里的热水已经冷却,分两排而坐的后生们,腰杆挺直纹丝不动。

“龙山大营向朝廷上疏奏请编练新军,获得忠顺王支持,朝廷已经同意,年初开始编练新军。”

杨春看着眼前军校子弟们,向他们出郑重的提醒。

他是军学校的教官,多年在学校呆腻了,经过多次的申请,去年终于获批,成为了金州在登来收拢流民的主官。

因地制宜。

他还提出让军校毕业生,来维持登来流民区的秩序。

登来各地流民区形势复杂,官府态度不一,非常适合军校毕业生来此磨练。

军校前后派出两批军校毕业生,将近五十人的规模,当下只剩眼前的十余人。

虽然获得军籍,但是没有穿上军服,也没有配备武器,混入流民中,形成两地默认的规则。

“此事已然无法阻止,我们当下的任务,仍以组织流民为主,方便后方治理,各位不可轻举妄动。”

军学校是金州特有的产物。

如果放在国内,是必然不可能的,何处的乡绅都会反对,并且牵扯到全国。

哪怕是原来的辽东,就算有将军的威望,也是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将军有天时。

蛮族把辽东的乡绅大户一扫而空,底层的读书人没有根基,因此将军可以轻易的搭建军学校。

军校生有武力,但是不好管。比起国内官学私学的学生,金州的军校生,傲气方面不弱于国内学生,还更有敢做的性格。

军校生越来越多。

作风也越来越细分,但是越来越多的军校生重武轻文。

金江镇武功卓越,军学校带了个军字,学生们天然崇尚武力,认为道理只能对自家人讲,对于外人需要的是威服。

果然。

“不行。”

一名年轻人“唰”的一声站起来。

起身居高临下,犀利的目光扫过众人,只是坐着的年轻人们习以为常。

“不能让他们编练新军。”

“马定国,坐下说话。”

杨春头疼的说道,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认知不一样,虽然在同样的学校学习,但是犹如天下没有一片树叶完全一样。

做了五六年教官的杨春,对此有极为清楚的认知。

如果是传统军人,只管服从即可,但是军校生不同,他们的军纪极为苛刻,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因为风气如此,人们以追求高军纪为荣,可有利有弊,军校毕业生的思想天马行空。

马定国没有退让。

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学生不怕杨教官。可是他已经不是学生了,是军人。

“皇帝只有一个。”

他的话点燃了火药桶,其余人身子不动,脑袋转向马定国,用眼神给予他支持。

“那就是我们的将军。”

杨春眉头跳了跳,嘴角动了动。

都特么是军学校灌输的风气,军校生一个赛一个的能说会道,喜欢一针见血,让人无法反驳。

先用言语堵住别人,压下对方的气势。

“我们必定入关,如果放任三大营编练新军,日后会为我们带来重大的伤亡。”

如何编练新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