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剑指九州国 (第1/4页)

日本水师力量最强的,不是幕府,而是九州国的萨摩藩。

萨摩藩靠着地利,参与大明和大周两朝的朝贡贸易,促进了造船业的展。

劫掠中国沿海的日海寇多半来自于此。

九州国是日本最南端的大岛,独立性强,日本本土在此的控制力低,哪怕是当下经历了江户幕府三代的治理,也才只有两个亲藩大名而已。

那时候的海寇,不是日本本土官方的举动,而是九州国自的行为。

大坂则是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后,大坂成为他统治日本的中心城市,为全日本物资的流通点。

在丰臣秀吉手中,变为国际海上贸易的经济都市,因此造船业达。

随之促进了他的野心。

他把以往九州国海寇的事迹,当做了成功的借鉴。

却没有想到,中国漫长的海岸线,的确不容易消灭海盗,海寇可以打游击,防不胜防。

哪怕是历史上的戚继光,创建出来的戚家军逢战必胜,但也为千里追击而头疼。

日寇悄无声息登岸,抢了就跑,等官兵赶到,只剩下一片狼藉。

所以福建各地沿岸,官府放权给乡绅,修建了遍地的寨堡,加强了百姓们防御的能力,让他们能坚持到官兵的支援。

地方上的防御,加上官兵的战斗力,给予了海寇沉重的打击,又让他们无利可图,残余的海寇才退回了九州国。

此举。

相比西方国家不但没有消灭海盗,最后还无奈妥协,可见中国付出的消耗。

例如英国采用了收编海盗的方式,认可海盗的劫掠行为,以国家讨好海盗,希望海盗们能领情,放过英国商船。

这是后世学者的总结。

而身在局中的人很难有清晰的认知,例如丰臣秀吉。

九州国的局部行为,不能让丰臣秀吉满意,认为配不上他的武功,因此动全国力量,要堂堂正正的征服大周。

结局是他攒下来的二十万百战老兵,在朝鲜被周军痛歼。大坂建造的战船,也在朝鲜海岸被大周水师全歼。

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不但失去了威信,也失去了力量,促进了他的病亡。

他不死,迟早也被手下杀死,因为他手下们的力量,已经过了他。

不久,他的幕府被手下推翻就是证明。

他在日本时代的终结,新的江户幕府崛起,吸取了他的教训,派使者讨好大周。

大周是强大的,不可得罪。

因此德川家康下令不许船只出海,只有获得幕府允许的船只才能出海通商,以此禁止人们出海,担忧流浪武士的行为,会引起大周的报复。

一年才数十艘的名额,此举毁灭了日本的造船业。

本来就不如大周的船只,现在又倒退了数十年,所以当金江军的水师出现在日本海域的时候,轻而易举歼灭了日本的战船。

前年打败了萨摩藩的战船,终结了九州国的水师。

今年年初打败了幕府在大坂的战船,终结了日本的水师。

两百艘战船,以五十艘新式战舰为核心,分成十余支巡逻队,盯死日本本土的优良港口。

原薛家掌柜出身,现已经建立东昌商号的杜松,由金州占股五成半,其余商人合计占股四成半,官督商办的巨大商号,带领一百七十艘大型商船抵达日本。

刀,剑,弓失,箭失,棉衣,丝绸,锦缎,扇子,油伞,屏风,饰,象牙,珊瑚,香料……

上百种货品抵达大坂,京都,九州国,广岛,三重,高知,神奈川,千叶各地。

武士采购兵器,大名家老家臣采购奢侈品,日本本土商人集中购买,转手售卖内地。

随着战争破坏了日本传统的海贸势力,以金州东昌号为的商号,成为了日本唯一的供应商。

日本大量的银子,便宜的原材料,例如铁铜,硫磺等,甚至急缺的粮食,源源不断输入金州。

一百七十艘商船半空而来,满载而归,吃水平线压得很深,银子反而成为了压舱石。

“希望日本的战争永远不要停啊。”.Bǐqυgétν.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