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春风吹 (第1/2页)

好书推荐: 梦幻西游之重新来过

过了大年三十,春天的气息日渐浓郁,天暖了,雪融了,冰化了,万物萌动生机昂然。

春风吹醒了大地,吹醒了万物,也吹来了日寇的又一场阴谋。

二月二十六日,北平日寇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里,各军、各师团参谋长齐聚,为期两天的“治安肃正会议”已接近尾声。

“好!”华中派遣军的“年度第一号作战计划”已经敲定,司令官多田中将环顾众将佐,雄心勃勃,“诸君,待我大日本皇军拿下中条山,就能挥师西进赢取最后的胜利!”

说着,多田众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神色振奋,“帝国万岁,皇军必胜!”

“万岁……”

众将纷纷起立,轰然附和。

此时,日寇对于西进的狂热都源于“板垣停战线”。

其实,日寇侵华战争在武汉会战之后便陷入了困境,纵观日寇相的更迭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武汉会战结束之后,日寇对华战争陷入胶着,三九年一月四日,相近卫文麿被迫辞职,平沼骐一郎继任相,不过七个多月便被迫下台,随后继任的阿部信行也只坚持了五个多月,然后又是米内光政……

被迫辞去相职务之后,近卫文麿致力于新体制运动,之后成立了大政翼赞会,确立了举国一致体制。在得到广泛支持的背景下,象是在做梦一般,第二次近卫内阁于四零年七月二十二日成立,近卫文麿再次担任相。

其实,与其说是近卫文麿在谋求当相,倒不如说是机会在等待着他。

因为,只要对华战争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谁都把这个相干不长久!

在这样的背景下,“板垣停战线”营运而生,即奋力西进,攻至兰州――重庆――昆明一线,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当然,这不过是日寇的又一场白日梦罢了,正如他们在攻陷南京、武汉之前做的美梦一样!

不过,有梦还得做!

要西进就必须渡过黄河,要渡过黄河就必须攻破中条山防线。

日寇华北派遣军的“年度第一号作战计划”就这样诞生了,一场新的阴谋已经酿成。

但,是狐狸就有尾巴,是阴谋就有暴露的那一天!

根据“年度第一号作战计划”,日寇在华北方面需要调集五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和第三飞行集团下属的第一、第三两个飞行团,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又岂能毫无破绽?

得到日寇向晋南增兵的情报之后,军令部随即制定了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主力向黄河南岸撤退,巩固河防;第二个方案,乘敌集中未毕,制敌先机,击破其攻势;第三个方案,采取机动战术,便内线为外线作战。

四月二十日,参谋部何总长赶赴洛阳,紧急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做出了坚守中条山的决定,并对中条山防御部署做出了调整。

春风吹,吹动战云压中条!

当然,以李四维的级别,此时并不知晓这些事情,不过,他能感觉到黄河北岸那密布的战云。

因为,他有着关于那一战的记忆,自从接到进驻中条山的命令起,那记忆就一直在他脑海里翻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地让他难安。

天暖了,六十六团更添了几分生机。

校场上,各部的训练搞得如火如荼,正如那仲春的太阳一般热烈。

新垦出来的菜地里,补给连的将士们正在播种,一个个笑容满面,干劲十足。

医护排的营地里,洗好的床单和纱布晾得满满当当,女兵们穿梭其间,笑语声不时响起。

会议室里,李四维正在读着一份战报――上高会战!

三月十五日凌晨,日寇第三十三师团率先由义安向西突进;十六日,日寇第三十四师团由西山、万寿宫向西突进;日寇独立第混成第二十旅团突袭曲江、泉港;自此,日寇形成北、中、南三路攻势,上高会战拉开了大幕。

第九战区将士奋起反击,至四月二日已收复全部失地,取得“上高大捷”。

“可惜了,”李四维看罢,放下战报,掏出了烟,不无惋惜地叹了口气,“多好的一个口袋阵啊!可惜没能全歼小鬼子……”

“团长,”郑三羊闻言不禁摇头苦笑,“第九战区的兄弟们已经打得很好了……七十四军可是顶着小鬼子几十架飞机坚守了六天六夜!”

“是不容易啊!”李四维抽了两口烟,“正因为这样才更可惜呢!”

“团长,”李四维话音刚落,卢铁生便匆匆地走了进来,“师部有个会……”

师部设在煤窑沟,距离六十六团驻地不过十多里路,李四维带着李三光快马加鞭不多时便赶到了师部。

会议室里,待众将坐定,陈师长环的目光缓缓扫过,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兄弟们,自我部南调以来,大家可是好好地享受了大半年太平。”

“呵呵,”众将都笑了起来,纷纷附和,“这段时间的确安逸……”

“安逸是安逸了,”陈师长笑容一敛,神色肃然,“可是,我们是军人!”

众将一凛,尽皆肃然。

陈师长的目光再次扫过众将,“刚刚接到上面的命令各部立刻整肃部队,加强工事、积极训练……养精蓄锐已经大半年了,不要只给老子养出了一身肥膘来!”

“是!”众将轰然允诺。

“好,”陈师长点了点头,神色一缓,“根据情报,日寇今日频繁调兵进入晋南,正是冲着中条山来的!”

说着,陈师长声音一顿,“兄弟们呐,自中条山防线建立以来,我部就进入了中条山,前后坚守将近两年,为了中条山的安稳,两万多兄弟埋骨山中……中条山万万丢不得啊!”

“不能丢……”

众将纷纷点头,神情激昂,“师长,俺们过河吧!”

都说一寸山河一寸血,可是,对于守土抗战的将士们来说,那一道道防线上不仅有流过的血,还有永远无法释怀的牵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