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奉命增援 (第1/3页)

好书推荐: 捡个露娜当老婆

五月八日,中条山战役进入第二天,此时的中条山正如那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舟。

激战至中午,东线日寇已完全占领济源和孟县地区,继续沿黄河北岸向西猛攻,第九军将士唯有节节后退,虽屡屡组织起一条条新的防线,却根本遏制不了日寇的进攻步伐。

东北线上,日寇的进攻部队只有万余人,是钳形攻势中战力最薄弱的一路,而这个方向上的守军有第十四集团军司令部和第十五军、第九十三军以及第九十八军,连番激战,日寇并没有讨到便宜,第九十八军将士依旧牢牢地控制着董封镇东西线,一场反攻也正在王村酝酿着。

北线是日寇实施中央突破的主攻方向,横岭关已失,守军相继撤退,日寇分兵追击,连克桑池、贾家山、杜村河、皋落……至五月八日中午,守军终于在王茅一线遏制住了日寇的前锋部队,但随着日寇的后续部队源源开来,王茅也是岌岌可危了。

王茅背后就是垣曲县城,一旦垣曲县城失守,日寇中央突破的战术目的就实现了。

而中条山西段防线自建立以来,一直都是日寇的重点攻击方向,日寇在此前起的对中条山的十三次大规模围剿中,血战永济、六六战役、望原会战等都生在西段防线上,也正因为西线战斗的残酷,第四集团军才打出了“中条山铁柱子”的威名。

当然,在日寇华北派遣军的“年度第一号作战计划”中,中条山西段防线依旧是日寇的重点攻击方向,而战斗打响以来,西线的战斗也是最惨烈的。

当然,这与中条山西段的地行山势有着重大的关系。

中条山西段地处黄河大转弯处,山势狭隘,防御纵深浅,又屏障着风陵和茅津两处黄河古渡口,军事作用十分重大。

诚如王竣师长所言,“我部已退无可退”!

退无可退,唯有背水一战。

艳阳高照,洒下无边的灿烂阳光,只是那阳光根本照不透太寨上空那厚厚的硝烟。

“砰砰砰……”

小鬼子的山炮再次轰鸣,上一次进攻刚刚被守军打退,小鬼子立刻又组织起了新一轮冲锋。

“嘭嘭嘭……轰轰轰隆隆……”

炮弹如雨点般砸下,砸得守军阵地焰火翻腾,残肢断臂漫天飞舞。

面对日寇如此猛烈的炮击,新编第二十七师幸存的官兵虽然满腔悲愤,却也唯有死死地躲在工事里,等待着炮击结束。

雷公庙,临时师部,王竣师长刚刚给军部完最后一封电报,就提起长枪一声高呼,“兄弟们,上刺刀……随我杀敌!”

“是!”师部众将士纷纷起身,轰然允诺,文员勤杂人员也纷纷拿起了长枪。

伤亡惨重,弹药将磬……唯有做好肉搏的准备。

被阻隔在张茅大道以西的第八十军将士已经没有了退路,但张茅大道以西的第三军将士还有退路,但是,第三军也没有人退!

若果退,战局就再无挽回的余地。

寸师长带着第十二师的将士们已经战斗在第一道防线上,日寇第二二七联队屡屡进攻,却又一次次被打了回去,安达大佐战前的口号喊得响,但面对第十二师的官兵却也无可奈何。

“哒哒哒……”

“砰砰砰……”

阵前战斗正酣,日寇临时指挥部里,安达中将也在愤怒地咆哮着,“上田胜,你个懦夫……一个小小的阵地,你打了多久还没有打下来?”

“嗨!”上田大佐垂顿足,满面羞愧,双眼通红。

和安达中将一样愤怒的还有井关中将,井关中将率部一举攻陷了泗水村,然后兵分三路继续推进,一路在唐回西北遭到了顽强阻击,一路在王家河被死死拖住。

唐回地势险要,是第五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又是第三军军部驻地,各部防备森严又配合密切。

王家河是第七师师部驻地,一度被日寇攻陷,唐军长闻讯,亲率军部警卫营敢来增援,第七师将士深受鼓舞,一举克复了失地,挡住了日寇的进攻步伐。

战至黄昏,王家河防线稍固,唐军长率警卫营准备反回军部。

至此,中条山战局虽然艰难,却如那风雨飘摇中的孤舟,随浪颠簸却也一时不会翻。

可是,就在黄昏时分,日寇酝酿已久的突袭行动开始,正好似那打翻孤舟的最后一股恶浪。

唐回村西北,枪炮声震天,硝烟翻腾,小鬼子猛攻不断,守军死战不退。

唐回村中,第五集团军司令部里电音嘈杂,一片忙碌。

狗日的,总算稳住了阵脚!

曾司令放下了手中的电报,暗自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