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不能急 (第1/3页)

好书推荐: 网游之诸天降临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五日,日寇华中方面军第十一军在岳阳设立了司令部战斗指挥所,调集步兵大队四十五个、炮兵大队二十六个,以海6航空部队为支援,于九月十八日对长沙动了第二次大作战。

十月四日,日寇华北方面军为策应华中方面军对长沙的作战,派遣第三十五师团自新乡强渡黄河,一举攻占郑州。

至十月一日,第九战区将士奋勇击溃来犯之敌,日寇第十一军司令部向各参战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第三第五六第九战区将士趁机反攻。

至十月十日,敌我双方恢复战前态势,日寇起的第二次长沙会战宣告失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即长沙大捷。

十月二十五日,攻占郑州的日寇第三十五师团奉命撤过黄河,郑州光复。

值此烽烟四起之时,李四维和所部将士仍然在昆明郊外整训,团里换装了新武器,又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捷报,众将士自然士气高昂,都憋足了劲狠抓训练,期望在新的征途上一举打出六十六团的威风。

但是,李四维最近却很烦躁。

部队已经驻扎在昆明西郊将近两个月了,但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部却连个影子都还没有,团里的一切事务都只能直接向军委会驻滇参谋团汇报。

关师长现在正是军委会驻滇参谋团的高参之一,但每次过来巡视之时,言语中都隐隐有嗟叹之意。

看来远征军的组建并不顺利啊!

李四维虽然看得分明,却不好细问,只盼着开拔的命令能早日下达。

当然,李四维也深知部队入缅作战即将面临的艰险,而他要做的就是把其中的艰险一一向兄弟们讲明白。

十一月一日,昆明天朗气清,校场上呼喝声震天,各部的训练搞得如火如荼。

无论过了多久,无论走了多远,六十六团的兄弟们都谨记着李四维的话,“训练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团部会议室里,李四维正在给连营级军官讲着课“……上一趟课,我们讲了入缅作战可能会面临的气候考验,这一堂课,我们接着讲入缅作战可能会面临的生物威胁……”

所谓未雨绸缪,为了把入缅作战可能面临的艰险搞清楚、讲清楚,这一个多月以来,李四维搜集了一切能搜集到的资料,再结合自己今生前世所学到的所有关于地理、生物以及军事知识,开了这门课,从滇缅地区的地形地貌讲起,一直讲到了今天这一堂课――入缅作战可能会面临的生物威胁。

在前世的大学中,李四维主修的是物理,但也选修过《生命科学》这门公开课,再结合那份《中国印缅马考察团报告书》,又让黄化去滇缅边境找了几个土着猎人回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加以整合,倒也把这一系列课讲得有模有样。

“兄弟们,”李四维点了一支烟抽了两口,烟雾缭绕中,神色凝重,“你们都在大别山和中山呆过,自然明白山里不缺蛇虫鼠蚁……”

“团长,”刘黑水打断了李四维,满脸认真之色,“在大别山还见得多,去了中条山却见得少了……都被先去的龟儿吃光了!”

“哈哈哈……”

众将闻言都哄笑了起来,“刘连长说得对,那可都是美味呢!”

“龟儿的,”李四维笑骂一声,“莫给老子光想着吃,大别山和中条山的蛇虫鼠蚁大多能吃,但,缅甸那些大山里的蛇虫鼠蚁十之八九都碰不得……”

“不会都有毒吧?”

听李四维说得严重,众将将信将疑。

“有毒,而且很毒!”李四维缓缓地点了点头,满脸肃然,“我们先来说说虫子……在那些山里,虫子的数量很多,威胁非常大。”

说着,李四维声音一顿,又吸了两口烟,这才接着说了下去,“就拿蚂蝗来说……你们都遇到过蚂蝗吧?”

“当然遇到过了,”众将纷纷点头,“狗日的吸血嘛!”

众将跟着李四维转战千里,不知走过了多少山山水水,哪能不遇到蚂蝗?

“那么,”李四维又抽了两口烟,话锋一转,“你们以前遇到的蚂蝗都长在哪里?”

“自然都长在水里,”众将纷纷抢着回答,“河沟里水田里堰塘里都有……狗日的,不注意就被它们钻进肉里去了!”

“嗯,”李四维轻轻地点了点头,“钻的时候痛吗?”

“当然痛了!”

众将纷纷点头。

“可是,”李四维一扫众将,声音缓慢而凝重,“缅甸那些山里的蚂蝗不光长在水里,也会长在树上,水里的蚂蝗只是比你们以前见过的要大些,但树上的蚂蝗却厉害得多,它们会无声无息地沾到你们身上,然后从你们裸露的皮肤上悄无声息地钻进你们的身体……不会让你感觉到一丝疼痛,直到吸干你的血!”

众将见李四维说得恐怖,顿时凛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