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电影院风波 (第1/4页)

华侨绝对是一批很有商业头脑的人!

当初,兰姆伽不过是一座战俘营,地处偏僻的河谷之中,除了战俘,就是一些看押战俘的英印军人,而所谓的小镇也不过是一条街,街上有几家印度人开的餐馆和小卖部,专门为看押战俘的英印军人提供服务。

但,自从战俘营变成了训练营,挥金如土的美国大兵来了,大批驻印军官兵也来了,于是,嗅到商机的印度华侨蜂拥而至,一家家中国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川菜粤菜湘菜徽菜浙菜闽菜……各种地道的中国菜应有尽有,不仅受到了驻印军官兵的欢迎,而且还招徕了大批的英美官兵,让偏僻的兰姆伽突然就变得熙攘了起来。

初入训练营,驻印军官兵罕有到镇上来消费的,毕竟,囊中羞涩。

现在不一样了,驻印军官兵领到了入印以来的第一份军饷,普通士兵都领了二十个卢比。

二十个卢比究竟是多还是少呢?

当然,和英美大兵的军饷是没法比的。

不过,在当地,一个印度清洁工每月只能挣到三四个卢比,而一个卢比可以买到十多只鸡!

领了军饷,穷惯了的国军将士摇身一变成了大款,哪里还坐得住?

于是乎,在九月的第一个休息日里,小镇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满街都是驻印军官兵,一家家中国餐馆都被挤得满满当当的。

英方提供的伙食着实不差,可是,那饮食毕竟不符合将士们的饮食习惯,天天吃,也会腻!

领了军饷,李四维自然也不会吝啬,那大把的卢比不花掉留着干啥?

寄回家里也用不了嘛!

再说,李家有田有房,可不缺钱用!

李四维早早地便带上两女来到了镇上,找了家川菜馆点了一盘炒猪肝、一盘麻婆豆腐、一碗香葱蛋汤,便美美地吃了起来。

饭馆不大,但十多张桌子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传菜员奔走其间,笑容可掬,众官兵大快朵颐,谈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这样的环境才有吃饭的气氛啊!

饭菜一上齐,李四维和两女便开动了起来。

泡椒猪肝酸辣滑嫩,麻婆豆腐麻辣爽口,香葱蛋汤鲜味十足……不多时,桌上的一小盆白米饭便见了底,两个菜盘一个汤碗也已空空如也。

“呃……嗝儿……”

放下碗筷,李四维满足地叹了口气,“唉,还是家乡的味道好啊!”

“嗯……”

宁柔和伍若兰也红着脸点了点头,连忙端起茶杯漱起口来。

当然,她们刚刚的吃相并不得雅观。

“老板,”

见状,李四维连忙掏出了一叠卢比,扭头冲柜台上的老板喊了一声,“结账!”

“好呢!”

听到有人结账,老板顿时眉开眼笑地小跑了过来,“长官,味道还行吧?”

“不错!非常不错!”

望着老板那张笑容可掬的胖脸,李四维也是笑容爽朗,“好多钱?”

“八个卢比,”

说罢,老板连忙满脸赔笑,“您给七个卢比就好了……”

老板话音未落,却见李四维的笑容一僵,连垮了下来,连忙诉起了苦,“长官,您是不知道啊!光是这个泡椒猪肝就要卖三个卢比才能回本……”

“呵呵……”

见状,李四维连忙又露出了笑容,故作潇洒地点了七个卢比递了过去,“我晓得,食材不好弄嘛!”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是,一旦老乡要宰起老乡来,那就是刀刀见血啊!

可是,饭菜已经下了肚子,李四维也只能故作大方了!

“四维,”

出了餐馆,伍若兰挽着李四维的胳膊,小声地安慰着,“俺们下次换家餐馆……俺听说在印度人开的馆子里吃一大桌菜只要一个卢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