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你打你的,我干我的 (第1/2页)

好书推荐: 司寝美人

危险就在眼前,吴江龙哪还敢再放第二枪,先保命再说,随后把枪一收,就地一个翻滚,把身体消失在夜『色』中。

李明辉却没有动,他还在原地瞄准,等待对手进行反击的那一刹。

现在,李明辉明显占据着主动,刚才那一枪也无非是试探『性』的一枪,能否打准潜伏在那里的人,他也不敢肯定,但如果从那里再『射』出一子弹的话就别当别论。李明辉坚信,只要对手敢于反击,他的第二枪绝不会给对手有生还机率。

可是,等了半天,那里再没有枪响,连动一动的迹象都没有,仿佛一切从没有生过,还是保持了先前的寂静和寂寞。甚至让李明辉认为有了怀疑,怀疑自己是打错了。

尽管是这样,李明辉仍然不放松,使劲瞪着一双小豆眼死死盯着那块黑糊糊的草丛。

吴江龙并没有走远,只是把身体向回一缩,全部贴于地面,努力减少呼息频率,尽量不让身体出颤动,把人与草丛容为一体。

如果敌人不走近,不用灯光照的话,根本看不出这里还有一个人。而那支*就压在他身下,只要出手,身体轻抬,手臂前伸就可以完成出枪动作,绝不会束手待毙。

自从吴江龙感觉出这一枪是敌人狙击手『射』出的后,他便意识到危险的严重『性』。这种危险不仅是对他一人,对进攻的小分队每一个人都意味着危险。我在明,敌人在暗,只要狙击手选择一个特定目标,看准时机下手,条件合适时,必然会让被『射』的人一枪毙命,这要比机枪狂『射』的准确率强上不知多少倍。

想想被敌人一枪爆头的场景,不由得心中便是悚惧。不行,必须干掉敌人狙击手,否则,这场进攻战斗就没进行。吴江龙心中暗自做着打算。

吴江龙苦苦思索着,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现在,连他自己都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更何况那些已经爆『露』的小分队成员。

此时,*和另外两个战斗小组已经向敌人动了进攻。

战场上打的一片火热,双方围绕着一条道路,两个目标点进行激烈对『射』。

空旷的天穹内,上上下下顿时红线串串,火光闪烁,夜『色』斑斓,眨眼间便将这片夜空撕的一条条的,或者说是有千丝万缕在一个黑『色』幕布上穿行。

这里,除了枪声外,真的不再有别的什么声响。两股力量仿佛都不是人为在『操』纵,全都是一些不会说话的机器,因为,这里听不到半点人声。

如果看过美国大片,就会知道美国大兵在战场上经常要喊些什么!如果他们得势了,便是一连串的go,go,叫喊声,那是催促同伴快冲锋,压上去的指令。如果被子弹『射』中,便是爹呀,妈呀的痛苦声不绝于耳,甚至有的还大声小叫,明显与亚洲人不同。

也许这是生长环境不同造成的,此时的亚洲,除了“四小龙”之外,基本上都是处于贫穷或亟待展时期,每一个人的生长过程都从艰辛中起步,即使是生活好一些的家庭教育子女也是如此。

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教育的源点就是让人学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也正是由于与那些优越的美国大兵生长环境不同,所以也就造成了另一种风格。

这样一场战斗下来,没人受伤,没有人死亡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乱』喊『乱』叫,包括越军阵地和山下的柬军战士们。

难道说,你叫出声伤口就不疼了吗?

非也,只不过心里压力进行了一个转移而已。相反,很可能你的喊叫声回招致敌人洒下更多的子弹,直到打的你遍身洞痕,引来死神为止。

正是因为他们明白了这一点,无论出现哪种可能都会咬牙坚持,就是眼睁睁看着身边人死了,也只能是把悲痛化作更大力量,让敌人的命去偿还。

这就是这场战斗打到为止,上下都很少有人叫嚷的原因。

也有特除时候,除非是某一点被攻克,需要人进行支援时,这时的指挥员或是什么人可能是大声吆喝,进行重新填补,那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目前,双方战斗还没接近那一时刻,因此,他们都想在沉默中挥出更大的潜能,予以对手更重的打击。

山下的柬军更是如此。从现在情形看,他们偷袭没成,已由暗变明,战斗局势非常的不利。

既然已经暴『露』的不少了,哪还敢再去主动暴『露』,恨不得现在就有土遁的本事,挖个地道钻到敌人下面去,打越军个措手不及,夺下阵地。所以,他们全都保持着沉默,哪怕是受伤了,也要咬牙坚持,不做声响。

目前,柬军小分队的三个小组虽然受到了越军火力的猛烈压制,但他们的前进步伐并没有停止,他们知道,时间拖的越久对自己越是不利,只有采取短平快的打法,才能在这道关卡上争得一席之地。

因此,在受到越军阻击后,他们同样在采取措施,一会投弹,一会『射』击,极力地采用各种战斗手段攻击壕沟内的越军。

越军由于事先挖好了掩体,又是居高临下,无疑占据了有利地势。子弹上来时他们可以低头闪过,*飞过来时,他们可以把身体向下一猫,借助于沟沿掩护好自己身体。

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他们的阵地是固定的,是被对手知晓的,没有运动的灵活『性』,只能是被动地挨炸挨打。

而下面的柬军则不同了,他们虽然缺少障碍掩护,但他们有活动自由,可以随处『乱』蹿,行动起来忽东忽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至使越军的子弹白白浪费掉。

就在越军进行火力打击时,往往看准了下面的柬军隐藏之处,当子弹过来时,那里却没了人,白浪费子弹。

就这样,双方都在利用自己的有利地形进行对抗。

一时之间,战场上的形势便出现胶着状态,谁也不能拿谁怎么样。

此种情况下,李明辉始终没有朝着山下柬军的三个小组放上一枪,他的目光继续保持在吴江龙可能出现的地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