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陇泉斋主 (第1/2页)

好书推荐: 我在繁花深处等你

三人吃完正宗的金城牛肉面后,夜幕降临,这座城市的华光初上,李凤林望着城市,照例是很多车在跑,照例是路灯下投射着路人的身影。

李凤林跟着二人在大街小巷穿梭,来到一座牌坊前。李凤林抬头一看,“城隍庙”三字赫然在目。刘刚道“我们到了,他在二楼等我们。”

李凤林听得莫名其妙,不知刘刚嘴里的“他”究竟是谁,李凤林想要出口询问顾小婕,但终于还是没开口,他一直认为没必要问的事就坚决不问。一旁的顾小婕却笑了起来,道“刘师兄,你看他才离开我们多久,就已经开了一家店,正如田老师说的,学考古的最后都成了麻钱高手啦。”

刘刚笑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历嘛,他现在提前出来,比我们过得都好呢。”

三人走进城隍庙,门口无人,里面人来人往。李凤林举目四望,只见在很多灯下有许多摊位,每个摊位上摆放着各种东西,有玉石、玛瑙、青铜器、瓷器、书画等器物,顾客在摊前和老板讨价还价,真是一派繁荣的气象。

李凤林心想“莫非我们到了古玩市场了?”

顾小婕看见李凤林满脸疑惑,笑道“怎么啦?以前没有来过古玩市场吗?!”

李凤林也笑道“电视上见得多,实地还是第一次。”

刘刚在前面引着二人穿过几个小摊,摇头叹道“我们看见的这些东西十件有九件都是‘地摊货’,我带你俩去见个正主,他的东西都是大开门的,一般人见不到。”

李凤林、顾小婕跟着刘刚走到一间大屋前,爬上楼梯来到二楼,虽然不高,但是隍庙里的夜景尽收眼底。三人上了二楼又沿着走廊东拐西转,穿过几家店铺,走进一间小屋,屋子虽小,一块匾额却悬挂中央,上书“陇泉斋”三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李凤林虽然不懂书法,但见这三个犹如腾蛟起凤的大字也不由得心生敬意。

刘刚轻轻敲了三下门,过得一会儿,一扇门打开,一个人影出现在三人眼前,只见他一张长脸,满脸堆欢,拉着刘刚的手就往里走。李凤林稍显错愕,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包裹而浑身不自在。

刘刚跟着那人坐在太师椅上,李凤林终于看清那人的模样个子较高,长脸,一头短,身体壮实,精明干练。那人操着一口金城口音对刘刚道“刘师兄啊,哦不,刚哥,你说大老远的来金城咋也不提前告诉一下兄弟呢?”

刘刚笑道“这不是来了吗?”

那人转头打量了一番顾小婕,啧啧称奇道“小婕啊小婕,你越来越漂亮啦啊,考古系的系花果然名不虚传啊。”

顾小婕笑道“马学长,你又笑话我了不是?我哪有你在这黄河之上逍遥自在啊。”

那被顾小婕唤作“马学长”的陇泉斋主人看了一下李凤林,又指了指刘刚,问道“这位是……”顾小婕抢着道“他是我们的朋友,叫李凤林,是我们半道上认识的。李大哥,这位是马总,金城隍庙里大名鼎鼎的‘陇泉斋’主人。”

这位马总走过来握着李凤林的手道“久仰久仰!刘刚和小婕的朋友就是我马老三的朋友,今后来城隍庙看东西啥的,尽管找我,我马老三能看的一定看。”

李凤林被这马总的热情深深感动,坐在椅子上不经意地打量着屋子,只见一座很大的玻璃展柜占据了整个屋子的四分之一,里面陈列着很多古币,有圆形方孔的、有匕状的还有一些说不清楚形状的,甚至还有白花花的袁大头,整个玻璃柜里放满了琳琅满目的钱。他从没见过这么多古钱币,料想这些东西换作现金应该也不少,心头对这马总生出了佩服之情。

马总听顾小婕这般说,连忙笑道“什么马总不马总的,都是好朋友戏弄我取的外号,叫我马老三就好了。我一个倒腾麻钱子的贩子,哪配得上清大高材生戴的高帽啊。”

顾小婕连声啧啧道“马学长,哪个不知你是清大考古系的高材生啊。你在学校时就是马总,现在做了这‘陇泉斋’的主人,不就更是老总了吗?”

马总摇摇头,罢罢手道“快别这么说了,刚哥在旁边不怕笑话吗?”

顾小婕抓住话头不放,继续道“其实,自从你离开学校后,黄教授一直都很牵挂你。”

马总望着了一眼刘刚,见刘刚点点头,低下头叹道“唉,当年一时失足,现在后悔莫及啊?”说完给三人倒了热茶。

刘刚安慰道“你也不必太过自责,年轻人嘛,哪有不犯错误的?你现在不是过得很潇洒吗?”

马总仍旧摇摇头,左手只是把玩一窜珠子。李凤林也不知这珠子的材质,只见珠子泛着绿光,温润典雅。

顾小婕问道“马师兄,难道真如系里流传的那样,你是因为在工地偷藏了一件青铜戈就被勒令退学的吗?”

马总沉默,抬头望着天花板,黯然道“不错,就是这样,我犯的正是这个大错。”

顾小婕叹道“那时候系里张贴你的退学通告,我还以为是假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