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顾茅庐(下)

中年人还待说话,另一人挥挥手,和老者一起坐在楼阁,一边欣赏大酉河的夕阳美景,一边瞧着渔人杀鱼烤鱼。

不一会儿,吊脚楼上冒出袅袅炊烟,炭火绯红,红鲤鱼和鳜鱼经过高温炙烤后散的迷人香气飘散在阁楼,仿佛整条大酉河也被这阵香气迷醉了似的。

胖子渔人边烤边嘀咕“莫非那小子居然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告诉我会有人来也还罢了,居然还能料到我能钓上两尾极品。”

三位陌生人坐在木椅上,远眺大河,恍然现天地间只剩下一条河、一栋吊脚楼、三四人而已。

渔人熟练地挥洒孜然、辣椒粉等佐料,突然问道“你们谁是周院长?”

中年人站起身来,拱手道“我就是。”

渔人打量了一会儿那人,又低下头烤鱼,取下那尾烤好的红鲤鱼,笑道“你们先尝尝鱼。”

这三人不知已吃过多少条烤鱼,可在渔人将烤好的红鲤鱼放在三人面前的木桌上时,他们却忘了之前吃过的烤鱼,香味扑鼻,仿佛魂儿也被眼前的鱼儿勾走了似的。

渔人走进木屋,很快拿出一坛古朴的佳酿,摆上四双碗筷,倒满美酒,清香四溢。

渔人笑道“贵客前来,无以招待,烤尾鱼不知合三位口味否?”说完端起酒碗,放在嘴边轻轻抿一口。

三人眼见对方并无恶意,也将酒碗放在嘴边轻轻抿一口,三人同时在心头喝彩一声,想不到这酒入口醇香,只喝一小口便通体舒畅、心旷神怡。

渔人笑道“吃鱼。”

三人拿起筷子,轻轻拨开金黄的鱼皮,白玉般的鱼肉尽收眼底。老者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闭上眼睛,赞道“真乃人间美味也,此等珍馐也只有大酉河方能产出啊。”

其余二人吃了烧烤红鲤鱼,更是赞不绝口。

那渔人笑道“多谢三位夸赞,胖子我平日里也没什么本事,就是烤制鲜鱼是我的微末技艺,来来来,别客气,大家吃鱼吃酒。”说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醉意微醺,那被称为周院长的人忽然问道“敢问你和小李朋友是何关系?”

渔人笑了笑道“朋友。”

周院长问道“朋友?”

渔人点点头,笑道“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朋友。”

周院长继续道“不瞒你说,我是迁陵秦牍研究院的院长周明祥,这位是副院长欧阳睿,这位是我院的学术顾问赵老师。”周院长一边说一边介绍。

原来,这三人正是周明祥、欧阳睿和赵老师,三人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李凤林近来住在大酉河畔一幢吊脚楼里,名曰“观酉楼”。为了感激他的帮助,也为了找回钱多多拿走的镇院宝,在周明祥的带领下,三人一路找寻,终于来到了这幢观酉楼。

渔人笑道“贵客光临,何其幸哉。李林早已告诉我会有客人到来,让我在此等候各位大驾。”

周明祥点头道“烦请你通报小李朋友,我们找他有事商谈。”

渔人笑道“三位何必心急,吃点烤鱼,喝点小酒,如此良辰美景,当浮三大白。”说完仰起脖子又是一口酒倒下喉咙。片刻之后,那渔人重新回到烧烤架,精心烤制鳜鱼,三人鼻中香气萦绕,比起红鲤鱼又是一番滋味。

三人酒足饭饱,欧阳睿问道“现在可以告诉小李朋友了罢。”

渔人醉眼惺忪,喃喃道“你们走吧,李林不在这里,这幢楼是我一位亲戚的,现在除了我没有别人。”

欧阳睿听完此话就要作,赵老师使劲摁住他衣角,要他不可轻举妄动。

周明祥站起身,拱手道“烦请相引小李朋友出来相见。”

渔人笑道“我说过他现在不在这里,你们快走吧。”

欧阳睿再也忍不住,喝道“好啊,敢情你是消遣我们来着?!”

渔人继续笑道“岂敢岂敢,我是说他今天不在这儿,并不代表明天也不在这。这样吧,明天中午,请你们再来这里,我和李林在此恭迎大驾。”

周明祥见情况如此,只得无功而返,好在知道了李凤林的栖身之所,也不急一两天时间。

那渔人望着三人离开的背影,笑道“想不到你的面子挺大啊,居然能让一位院长亲自登门拜访。”

另一个年龄相仿的人走出楼阁,望着三人背影,笑道“也想不到你居然学会了掉书袋,还会之乎者也了。”

那渔人眼望大酉河,欣然道“咱孙二胖之前是个大老粗,可跟着你在两座大墓中取了东西后,才猛然现哪里都得用知识。这不,近段时间我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启蒙书学起,将来还要把《四书五经》、《古文观止》这类书倒背如流。”

另一人笑道“莫非,你要改行不做烧烤做状元了?”

渔人笑道“正有此意。”

另一人摇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名震武陵的孙胖子烤鱼岂不就要失传了?”

渔人笑道“只要你想吃,我随时烤得出。”

另一人心头涌起一阵暖流,感激道“胖子,你真不愧是我好哥们!”

渔人笑道“先别扯这些肉麻的话,我看他们是缠上你了,你得好好想想该如何打。你故意避开他们不见,莫非是要考验他们?”说完指着周明祥三人离开的方向。

那年轻人缓缓道“你放心,我自有安排。”

喜欢古墓侠踪请大家收藏古墓侠踪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