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学术争鸣(下)

黄教授摆手道“你我都一大把年纪了,物质追求对我们来说都如烟如云,倒不如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之前,多做些喜欢的事情,岂不乐哉?”

赵老师嗫嚅道“可是……可是……”终究欲言又止。

黄教授笑道“研究成果如果不公之于世的话,和占着材料不表的学阀有何区别?”

赵老师听罢猛然坐下,气得脸色白,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周明祥与这些执着于学术研究的老先生们打交道久了,了解他们的性情,敢爱敢恨,敢说敢干,从不会把不满情绪阴阴隐藏在心里,只会当面飙,绝不会背后捅刀,骂过之后第二天又和好如初。所以,当他看见赵、黄两位老先生迸出火药味的争执后也不相劝,只微微一笑,心道“接下来不知还会有多少争吵哩?”

学者们的单独言结束后,会场开始自由辩论环节,与会学者摆明自我观点,找到会场任何一个和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同行展开辩论。如此,研究公文文书的人坐在一起,研究秦朝医学的人围在一起,研究秦代兵器的人一起探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人开始辩论,凡此种种,不一而论。一瞬间,偌大一间聚贤堂,仿佛变成了讨价还价的菜市场。

自由辩论环节,初时,各位学者还彬彬有礼,谈吐轻声细语,渐渐地,学者们开始因为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而争执起来,你攻我论据的不足,我攻你论点的空洞,你说我主观臆测严重,我说你对材料强行引用。到后来,聚贤堂内空气骤然升温,与会学者们旁征博引,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双方语调越来越高,都努力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目的只有一个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周明祥参加过很多场学术研讨会,他清楚真理从来就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通过一群又一群人在一场场会议碰撞中、不断争论探讨得出的。他坐在主席台下甚是高兴,因为期盼已久的学术高潮终于就要到来!

果然不出周明祥所料,这些学者到最后都把所谓的“世俗礼俗”抛到了九霄云外,周明祥见状笑了笑,心想“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放荡不羁,都是在藐视权贵、思想自由、争论不止的大环境下才孕育出了光辉思想的啊,如此看来,搞学术不争论得只差骂娘,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搞学术!”

李凤林依旧站在门口,他忽然现原本儒雅谦和的人群不知何故争吵不休,就像儿时上学的课间,一间屋里乱哄哄的。

他觉得有趣,低下头笑了笑,又偷偷顺着门缝向内一瞧,只见这些中外学者散成一群群小团体,围在一起互相争论,一方口沫横飞,说到激动处猛然站起,手舞足蹈,另一方迎头回击,口若悬河,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突然,聚贤堂内砰的一声响,众人顺着声音转移目光,却见一位带着老花镜的银老者右手猛然拍打桌子,嘴里突自呶呶不休“混账东西,小小年纪来此胡说八道,真是恬不知耻!老朽与你道不同不相为谋!”说完转身,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众人再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站在那老先生对面,默然不语。

这时,周明祥急忙走到老先生身旁,俯下身子,歉然道“田老先生,请您息怒啊,您是学界前辈,何必与年轻人一般见识。”

那田老先生犹自怒气未消,哼了一声,叫道“秦朝四十八郡,王国维先生早就论证过了,可他小小见识却否认大师的学术遗产,你说气人不气人?他有几分学术功底?他的理论素养如何?真是个狗屁不通的混账小子!快把他的老师叫来,我好好给他俩一起上上课!”一边说一边指着对面站着的年轻人,右手颤抖不已。

周明祥陪笑道“田先生,您老消消火儿,大伙儿都知道您是学界出了名的火爆脾气,可今天是纯粹的学术探讨啊,我们应该欢迎不同的声音存在,学术都是争论出来的,难道不是吗?”

说也奇怪,那田老先生听完周明祥这番话,居然收起了执拗的性情,点点头道“这话也不错,想当年孔老夫子宣传的儒家思想,以及后来的百家争鸣,不都是争出来的吗?哈哈哈,想必今天早上我多来了二两,上头啦,对不住啦小兄弟,不过,今后你在大庭广众下再也不要随便胡说八道啦。”他站起身子,爽朗地笑笑,一边握着那年轻学者的手一边如是说。那年轻学者眼见田老先生竟能在众目睽睽下向自己道歉,知他胸襟广阔,便一笑而过。

众人对生的小插曲见怪不怪,自由辩论环节继续进行。

这一切都被李凤林瞧在眼里,瞬间,他对聚贤堂里的学者充满敬意。他现这群人很奇怪,面对学术问题大家可以当面争论得面红耳赤,事后也可立马握手言和,这种性情,倒是比起那些隐忍不、秋后算账的人可爱多了。

喜欢古墓侠踪请大家收藏古墓侠踪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