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剑落百尺霜(一) (第1/2页)

叶钊洪等众人笑完,继续道

“厅中俱是多年来随王爷镇守北境的忠义之士,今日也不需刻意隐瞒。”

“老夫不仅可以肯定这使枪的黑脸汉子是狄鹏,而且还能断定,此事看似只是个巧合,少将军进城碰上镇抚司的人捉拿狄鹏,不甚被误伤。”

“但这天底下从没有巧合,更何况是咱家少将军这种身份。入京途中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知道而且时刻注意的人定然不少,皇家也定然是时刻关注。”

叶钊洪又抿了一口茶,继续道

“京中传来消息,与狄鹏动手的,是镇抚司铁鹰卫的人,七位天字指挥使之一,能数招不败于狄鹏之手,想来不弱,听说还是铁鹰卫总指挥使梁青关的女儿。”

叶钊洪言下之意,众人已经了然于胸。城门之事,虽然看似巧合,但其中又必然有种种隐秘。

狄鹏虽是江湖人,但决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京城与镇抚司铁鹰卫的人动手。

镇抚司代表的是大周皇室,但皇室却又是最不可能动手,那么只能是有人在暗中借用皇室力量对程不器下手,目的自然是挑起周朝皇室与北境威王府之间的矛盾,最好是能引得天下大乱,这样一来,背后的人就有太多怀疑对象。

大周国其他几位封王,意图复国的六国旧臣,皇帝那不甘久居人下而暗中谋划的几个兄弟,乃至是北燕海瀛大宛三国都有动机,所以单单从目前得到的一点消息来看,还难以看出这一次“城门巧合”背后的秘密。

程烈听完叶钊洪的分析,终于缓缓开口

“继续探查。”

此时厅中闪出一名黑塔般的将领,左手按着刀柄,瞪着眼满脸怒气,道

“王爷,大周皇室对待少将军安危如此大意,末将实在放心不下,请命领军南下进京勤王,迎回少将军!”

说话的是行台军步军主将韩东暴,程不器十四岁入军,就是在韩东暴手下,从一个普通兵卒起,一直靠着军功从什长到百夫长、千夫长,入玄甲营任一营主将,又升至飞龙骑副将,到当今的三品威卫将军。

程不器短短四年时间,硬是依靠自己的军功一路晋升,乃是北境诸军第一人,无不令人叹服敬重。

像韩东暴这种将程不器视为天将军一般存在的将领不在少数,当即又闪出几人一同附和,想将程不器从京城接回。

程烈目光如炬,瞪了韩东暴一眼,立时将这位沙场铁将吓的一惊。

跟随征战近二十年,韩东暴还从未见过程烈如此冷冽的目光,冷静过后才觉自己有些失言,这番话在外人听来已经算是大逆不道,完全就可以定一个抄家灭门的罪过。

韩东暴知道,若不是今日这大厅之中全是威王府帐下忠心耿耿之士,程烈定然会严厉责罚自己,但他不知道程烈眼中透出的杀气,大半还是因为程不器进京遇伏一事。

望着手中茶杯里漂浮的茶叶,程烈道

“程开,下令秦州驻军换防,调一营玄甲军南下增防。”

秦州南接青阳关,是由北境南下进京的第一城,虽名为换防,但众将皆知这增防一营玄甲军,对周朝皇室的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北境军日渐坐大,大周皇室已是两世难解,先帝在位时还曾有过削藩的想法,奈何谋划还未开始,就因病驾崩。

新皇继位,主少国疑之际,北燕连同东方海瀛国、西方大宛,三国夹击共犯大周。

危难之际皇帝李承安只得将北境军政大权全权交予威王程烈,同时又派东西两路大军抵御两方来敌。

程烈重新入驻北境,与三军上下一心,只一月就大破刘6二十万南下燕军,并北上拓地逐敌七百里。

之后大周东境、西境战事不利连连败退,大周皇室多次换将依然无法挽救,眼看敌军已经步步逼近,无奈之下只得将东西两境的军务也交于程烈手中。

程烈接旨之后,自己留镇朔州提防北燕,于帐下提拔谢运为东境主将,袁邵博为西境主将,各领将校军官十八名并领一营玄甲军开赴东西两境前线。

程烈慧眼识英豪,谢运、袁邵博两人俱是领军奇才,一人擅水战,一人擅山地步战,到任后不到两月俱是大败敌军,不仅收复失地,还各拓地百里,逼得两国最后不得不遣使求和。

大周国上下俱是欢欣鼓舞,唯有皇室愈担忧。

本想着节制诸王兵权,可一场大战下来,却让兵权最盛威望最隆的威王回归北境掌军,更是将东西两境各一半的防务交到了威王府手中。

如今威王府管辖北境连同东西两境各一半军务,总领七郡十三州军政大权,乃是实打实的天下第一王,总体军力财力早已可以和整个大周国匹敌,甚至已经算得上是天下第五国。

程开双眼带着怒火,

“依我看,咱们还不如将少将军接回来,放在京城,末将可不觉得皇帝会安什么好心。”

“程烈!”

一声女子的呵斥声从厅外传来,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一道身影已经飘然而入,手执长剑英姿飒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