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将计就计三重计 (第1/2页)

程不器的安排属于是对段成天打了一耳光,随后又给了一颗糖抚慰一下,不至于让他丢了性命与官帽,让他吃哑巴亏时还卖了个顺水人情给他。

事后段成天的上报只说了刺客同伙意欲劫狱,被狼卫联合众高手击退,只是刑部大牢守卫损失惨重,而东市斩刺客一事顺利进行,皇帝在乎的颜面也无太大损失,并未过分追究。

皇帝是否真的不知道此案详情,程不器与段成天都没有把握确定,要是皇帝在段成天身边亲卫中安插有眼线,看出了此事的破绽禀报给他也未可知。

其实对于此次劫狱的计划,程不器还有第三道暗劲儿,那就是利用此次事件,开始了另一种在京中谋划大局的手段。

两日之后,刑部侍郎施珍因失职罪,被盛怒的皇帝撤职查办。

施珍曾是皇帝李承安亲手提拔的三品侍郎,一直备受信赖,也是皇帝给三皇子李宣培植的心腹之一。

只是程不器利用此次事件暗中运作,让皇帝对这个自己提拔的侍郎起了疑心,最终自断其臂。

不过李承安近些年来耗尽多番心血,一直想主动帮着李宣培植势力,所以朝中六部大臣中还有许多人,都是三皇子李宣的心腹。

想要一点点将这些羽翼剪除,帮助玉夫人的远房外甥,也就是太子李焱坐上皇位,还要慢慢筹划,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长安城内有罪犯劫狱的事,不大不小,但也是市井坊里的谈资,虽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却也让长安城的治安更严了些,最初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三遍搜查。

不过主管搜查的梁青关严令手下不得随意扰民,秦双怀也主动督促协同办案的禁军严格遵守律法,因而长安城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李元霞从程不器口中得知了东市斩刺客顺利进行的真相,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疑虑担忧,想通之后决定去见关靖三人最后一面,也算是跟多年老友送别饯行。

李元霞深知自打起了留在威王府的心思,就很难再回到那片成长并打出她九品剑仙之称的楚地了,只是最初北上长安城时并没有不再回去的计划,所以许多事还是有些突然。

但对于程不器的为人李元霞已经足够了解了,他绝不是一个优柔寡断、对旧情旧事纠缠不清的人,自己不果断点,也会引起他的不满与疑心。

带着程不器的话,李婉秋在他的安排下轻易出城,按照指示找到了还躲在城南三十里一个小山村农户家的关靖三人。

三人俱是伤痕累累,范戴克的断腕已经彻底断绝了他双刀客的名头。

洪海与关靖的内伤也极其严重,但走进屋子之前,李元霞注意到了远处一棵杏树上躺着休息的王府护卫,也就明白了三人还处于程不器的监视下。

见到李元霞忽然推门而进,关靖三人极其激动,尤其是关靖看向她的眼神也有许多不同的情愫。

其实自从三人当场身陷后,都猜到了这是皇帝手下提前安排的陷阱,只是都想不通七人的计划为何会被官府的人提前侦知。

三人遭受严刑逼供都未吐露半个字,还算的上是有气节的真好汉,不过就是想投降招供,也供不出来有用的信息。

对于李元霞的身份,就是狼卫暗探审问三人知晓了,也抓不住人甚至都找不出她的踪迹,而对于第一次刺杀案件中最大的鱼--程不器,三人也确实不知他的真实身份。

关靖、洪海与范戴克三人暗下琢磨过,觉得七人之中有内奸或是官府暗探的概率极大,所怀疑的人也局限于除开李元霞师徒与被擒的三人以外,只是在曹无彰与当时自报为‘陈不弃’的年轻人。

曹无彰是关靖早年就认识的,一直是他比较欣赏的后辈,所以关靖最初不觉得他是那个内奸。

可程不器虽然是李元霞带去的,但看着当时李元霞对他多般照顾维护,人前直言是她弟弟,关靖也不愿去怀疑李元霞的人品,以至于最后纠结思考之后,宁愿怀疑自己的眼光,是错信了曹无彰的为人,也不愿对李元霞的人品与看人的眼光产生怀疑。

如果要是让程不器知晓了关靖的这种心思,那绝对会被他极尽嘲讽、挖苦他这舔狗之王的心思。

看见李元霞步履如云,关靖心绪百转千回,却说不出一句话来,还是一手缠着纱布的范戴克先开口道

“我等三人多谢李前辈救命之恩!”

范戴克是个纯粹的武者,对于实力高强的李元霞十分尊敬,不像关靖还有着别的心思。

李元霞歉疚一笑。

“言重了,这一次是我将三位牵扯进此案,遭受了如此大的苦难,心中其实多有愧疚。”

李元霞看了一眼关靖,随即目光躲闪不敢与他对视,接下了洪海端上的热茶,犹豫后道

“其实今日来此,是想看看三位的伤势,不知可有大碍?”

三人俱是沉默不言,尤其是范戴克看着自己的断腕目光凝重,却又是他主动开口道

“多谢前辈关心,我等虽有伤势,但不危及生命!”

李元霞微微点头,礼貌性地饮了一口杯中茶水,继续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