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文武两班之首 (第1/2页)

而且当李承安见到程不器用囚车押着李承怀伫立在百官之中时,人生中也是第一次受到如此震撼,一个十九岁年轻人,让自己心寒乃至心颤的震撼,李承安竟对程不器有了一丝畏惧。

......

犹豫一夜之后,成王府的世子李艾,担忧着自己父王成亲王李承怀的性命安危,在宇兴国的陪同下,硬着头皮准备去与程不器交涉一次,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未及李艾与宇兴国两人走到威王府,宫中已经传出了一个让整个长安城都震颤的消息。

威王世子程不器,以囚车押送成亲王李承怀于承天门外,当着百官宣读了他在本次科考一事之中的罪行,让整个长安城都沸腾起来,尤其是以诗书功名为追求的士子之中,更是掀起一片哗然。

寅时三刻,天还一片漆黑,承天门外已等候了诸多官员,俱是等着卯时早朝参议朝政的高官。

百官或是三五成群小声议论,或是如同孤高矜持一般独自站立不动,偶尔传出一些惊呼声,其中还偶尔蹦出成亲王这三个字,但都是讳莫如深般立马闭口不言。

虽然柳谢是武将出身,但对于早朝却从来都显得散漫,并不如6文桢积极,往往都是最后时刻才从宫城外走来,这一次却早到了几刻,更是少见地主动走到6文桢的身旁,亲家两人唠起了家常。

作为大周朝廷里的文武两班之,柳谢与6文桢都算是位极人臣,而且也是多年相识,自然也有不少交情,算作老友毫不为过。

而且两人又是名义上的儿女亲家,照理说应该格外亲近才对,可事实上两人私下里极少碰面,少有的几次碰面聊天,也多是趁着早朝时,在百官的眼皮子低下,多少还是有几分避嫌的意味。

其实照理说,以6家与柳家之尊,以两家在朝中的势力与地位,是很难结为儿女亲家的,这种亲事在民间再普通不过,可一旦涉及官场,多少都有几分结党的意味,也正是这个原因,即使真的成功结亲,柳谢与6文桢也都一直极力回避着,没有让李承安多想。

而身为皇帝的李承安,在朝局谋划与把持上几乎能够滴水不漏,但对于柳家与6家的结亲,却从未有过责问,甚至曾经还主动给两家贺喜。

其中原因很简单,那就是6家并不为重,而柳家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放任柳谢将独女嫁入6府,那就要承担彻底激怒这位大将军的风险,同时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柳茹玉坚守到最后,嫁入了威王府,使得程柳两家结亲,这才是最为严重的后果。

为了避免柳谢与程烈这两个大周最大最强的军武世家之结为亲家,李承安在柳6两家的姻亲上做了极大让步,而且在他看来,6府不过全是文臣,很难给到自己威胁。

今天柳谢很是一反常态,不仅早朝来的早,甚至还主动走近6文桢的身旁,与他聊了起来,跟随的柳如龙也与一旁站立的6伯峦聊了几句。

虽然柳谢口中都是些家长里短的问候,但其实却是话中有话,两人都是朝中一等一的重臣,又同是当下太子李焱的支持者,很多时候都是心意互通,只需一个眼神就能互明心思。

因而在其他官员看来,柳谢不过是与6文桢聊了几句家常话,但其中真正传达的本意,却是蕴含着无穷的信息,其中最属重磅的消息,就是李承安被程不器暗中劫持一事。

在此之前,也差不多都是前一日的傍晚时分,柳谢与6文桢都侦知了这一消息,且在做了思考之后,两人也都采取了相同的态度,那就是先不闻不问,待到事情被捅了出来,再选择帮扶程不器一把。

对于柳谢而言,支持程不器是没有任何犹豫的道理,不管是柳谢与程烈的关系,亦或是出于对大周边境局势安稳的考虑,尤其重要的是自己女儿柳茹玉的态度,都不能让程不器在长安城内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哪怕是皇帝本人有什么动作也不行。

而对于6文桢而言,每一次交好程不器的机会都不可错过,因为这是将来的威王府掌权人,一个未来能够几乎与皇帝平起平坐的王爵,只有将程不器拉入太子李焱的阵营,才算是真正的稳妥,同时程不器这一次也是在变向打击李宣背后的势力,没有不帮声的道理。

柳谢主动与6文桢聊起了自己失眠一事,而6文桢也例行地问候几句,随即就聊到了他失眠的原因上。

柳谢只是望着6文桢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随即好似期待地看着宫城外门方向,一种强烈的预感在他心中升起,总觉得今日这长安城内会生一件让百官震动的事,他也在等着那个少年的身影。

6文桢见柳谢一直看着宫城外,也略微望了一眼,才转头微微一笑道

“大将军莫非是在等一个人?”

柳谢并不觉得惊讶,毕竟对自己这名义上的亲家,他还是十分了解的,虽然不是喜欢勾心斗角的人,但心思细腻且老谋深算,用老狐狸来形容并不为过,当然也能知道些消息,并猜出其背后的真相。

柳谢饶有趣味地看着6文桢,也笑道

“6相既然有所猜测,那不如大胆一些,猜猜老夫等的是谁?”

6文桢一捋颌下的长须,道

“大将军位高权重,威名盖世乃当世人杰,京中俱是籍籍无名之辈,难有人可入大将军眼中,想必也只有那位北境南下来的程世子,品貌皆是冠盖京华,想必也只有他了。”

柳谢其实与6文桢心中都是明镜,此时不过是借着程不器的名头互相递着消息,对于他能够猜出自己心中所想也并不意外。

“6相心思细腻,既然猜出了我那子侄,不知如何看待他近日的所作所为?”

柳谢与程烈少年相识,并结拜为兄弟,关系匪浅,历来也是将程不器当做晚辈看待,此时也不算托大,而当着其他一些细心观察着两人方向的百官的面,聊着对程不器的看法,其实是在互相交流这一次程不器私自劫持成亲王李承怀的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