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是我大哥所作 (第1/2页)

汉朝时诗词形式较为自由,句子长短不一,以五言为主,押韵也较为灵活。篇幅长短没有限制,既有宏大大的叙事长篇,也有仅有数句的短小作品。

不像唐宋时期那般严谨,袁耀将后世诗词搬运过来,现在也不会有人感觉到异样。

而且,能够入袁耀法眼的诗词,哪个不是被时间验证过的经典之作,随便拿出一来,都是技惊四座,名垂千古的神作。

“好诗!”

惊讶之后,便是对周瑜刚才开口念出来的这诗的吹捧了。

在场的人,有不少士子,自然能够懂得周瑜这诗的内容,特别是这最后两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简直是神来之笔,点睛之作。

当然,懂诗词的人,都还沉静在震惊之中,一些不太懂得诗词的武夫,却是不太懂,他们只以为诗词,都是字数有规律的,和刚才刘晔那样的句式才能够叫诗词。

像周瑜这样的长短不一的,反而有一些另类的。

见到没有人开口,几个不服气的武夫,马上就开始鄙夷了起来。

“这算什么狗屁诗?连个词句长短都不相同,我看你还是弹你的琴去吧!”

“就是就是,这什么狗屁诗,和刘公子的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些人,都是一些看热闹的人,在不知道周瑜和袁耀是什么身份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尊敬的。

能够数落周瑜几句,可不会放过。

周瑜被这几个武夫的话给激怒,刚想要反驳。

一旁的刘晔,倒是先开口了。

“那位兄台,刚才这话可就说的不对了,诗歌诗歌,可没有要求一定要句式一样,只要对仗工整,押韵灵活,有意境就行了,方才这位公瑾兄的诗前后对仗工整,颇有意境,文采奕奕,确实是一好诗。”

“抛开这些不说,这诗用春愁比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但从字里行间透露一丝丝的感情,眼看要呼之欲出,却又戛然而止,调转笔墨,影影绰绰,扑朔迷离,百转千回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使得相思之情达到巅峰,激情回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下属实佩服!”

“我的拙作和公瑾兄的一比,那简直是萤火与皓月之别了。”

刘晔是一个懂诗词的人,他本以为自己刚才的这一诗,已经很不错了。

可没想到,周瑜这个年轻人,居然能够拿的出一,比他还好的诗词。

周瑜本想说话,现在听见刘晔的开口吹捧,倒是也马上很乐意的接受了刘晔这样的吹捧。

就连袁耀,也同样对刘晔好了不少的好感。

刘晔这家伙,拍个马匹,都能够拍的文采奕奕,有了他这一番话,加上对那诗的点评,一时间,让在场本来还有一些不太了解这诗意境的人,都明白了过来。

原来周瑜嘴里念的这诗,居然如此厉害。

这番话,换做是周瑜自己来说,效果肯定没有这么好。

可是从刘晔的嘴里说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刘晔本来是众人认可的第一,现在刘晔自愧不如,那毫无疑问,周瑜念出来的这诗,才是今晚的最佳!

一些不懂诗词的武夫,从刘晔的口中,明白了周瑜这诗词的厉害之处。

当然,这些人的推崇,也没有用,还是要今日的主角推崇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