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笮融之计 (第1/2页)

一日后。

无锡县城。

袁耀的大军从曲阿县进攻毗陵县,这个消息在半天前就有人从那边传到了无锡。

收到消息的无锡县令笮融,立刻就慌了神。

这笮融乃是地痞流氓出身,他不是什么绿林好汉。

纯粹就是一个地痞无赖,而且还是一个不讲信义的无赖。

自然让他领军打仗,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也是有一些困难。

本身就没多少本事,虽然手底下有一票人马,但他还真的没多少上阵杀敌的经验。

听说有人打过来了,自然吓得慌了神。

先想到的就是跑路。

若是他手下还有万余人马的时候,他还有一战之力。

可是现在他麾下的部曲大部分都被刘繇征调走了,留在这无锡县内的兵马不过3ooo人。

这点人手想要挡住敌军的进攻,对于笮融来说完全是不敢想的。

他刚决定想要逃跑,身边的一个光头幕僚就立刻给笮融出了一个计策。

“主公,如今这吴郡之内,别无他处可去,若是您弃城而走,还有哪里可以去呢?”

身边的幕僚一句话便把笮融给问住了。

是呀,他都已经从徐州南下逃难到了扬州。

如今再往南逃,都是山岳之地,穷山僻壤,说起来也没地方可去了。

笮融皱了皱眉头,一时之间有些不解。

却又只能扭头,冲着身边的幕僚询问。

“那我们不逃,又有什么办法呢?”

“主公,您是不是忘了,我们可以故技重施啊?”

“故技重施?”

笮融有了一分疑惑,看着自己的幕僚。

“迦叶大师,你可否详细与我说说?”

笮融身边的这个光头幕僚,正是笮融这些年信奉的佛教徒。

笮融一个流氓为什么能够在徐州下邳地区搞出这么大的声势呢,完全是受到了这个和尚的蛊惑。

其实,汉末的时候,佛教在华夏大地上,并不算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他已经存在于一百多年了。

自汉明帝听闻西方有异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据《冥祥记》《高僧传》等记载,永平十年,他们与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赍佛经、佛像回洛阳。

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后来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此后这座寺庙,屹立在洛阳近两千年之久,是华夏佛教的祖庭。

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展,佛教虽然不似道教这般,在汉朝的土地上,开枝散叶,却也逐渐被一些人知道了。

这个迦叶,便是其中一个,只不过迦叶信奉佛教并非他真的对佛教有多么地喜欢,而是纯粹和那些折腾宗教的人一样,就是想要借用宗教之名,来给自己贴金。

从而得到权势和钱财。

“我听闻,这进攻的无锡的人,并没有在毗陵县内大开杀戒,并且还约束自己的兵马,没有惊扰百姓,说明这统军之人,与我佛有缘,是一个心善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