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水转筒车 (第1/2页)

趁着周瑜去叫刘晔的时候,袁耀开始在这河边左右看了起来,同时在脑子里形成了想法。

并且叫人拿来了纸张,利用碳化的木材,在纸上画了起来。

他要改造的工具不是别的,而是筒车。也叫水转筒车。

这东西,说起来难,但知道原理的话,极为简单。

就是一种以水流作为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这种水转筒车,最早在隋唐的时候,就有明,只不过要在宋朝的时候才得以兴盛。

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更是随处可见。

这种水转筒车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不需要借助于人力与畜力,仅仅依靠水流的动力,便可以将河水里的这些水源,带动到高处。

然后利用带动起来的水流,利用竹子制成水管,引入到远处。

可以达到灌溉之目的。

水转筒车如果只是为了将水带动起来,其实制作起来并不难,只需要一些竹子就行了。

搭建一个简易的水车,完全可以暂时满足运水之用。

在刘晔被周瑜叫来了之后,袁耀也将水转筒车的草图,大致上画了出来。

在刘晔到达了之后,先凑到了袁耀的身边,冲着袁耀看了一眼,随即目光落在了草图上。

“主公,这是?”

“这东西名叫水转筒车,是我想出来,用来运水的工具。”

“运水的工具?比那龙骨水车如何?”

“必然要比龙骨水车更胜一筹!”

袁耀说罢,便开始拿起自己的草图,给刘晔讲解了起来。

草图上,就是一个类似于摩天轮的装置,只不过上面是二十四个竹筒,这些竹筒起到了叶轮的作用,承受水的冲力,获得的能量使筒车旋转起来。

当转过一定角度,原先浸在水里的竹筒已灌满了水,然后离开水面被提升。

筒底所在的外环半径大于筒口所在的内环,由于两者为同心圆,所以在低处时,竹筒盛水,在高处时,竹筒泄水。

还可以通过调整水槽的位置和长度,使水槽能够接到更多的水。当筒车旋转太慢,或者提不起水,可在筒车上装一些木板或竹板,便于筒车从水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袁耀和刘晔描述了一番,这个东西并非有太多的技艺在里面,无非就是将人力驱动变成了水力驱动。

只要解释一下,刘晔这样的聪明人,一点就通。

在明白了袁耀的意思之后,刘晔甚至直接激动了起来。

“主公,这……这东西,简直就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