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郝昭

张燕于是将冯习派来的使者留下,只说需要时间准备,然后就以各种理由推脱见冯习的使者,想以此来拖延时间。

不过冯习也早就做了准备,在给张燕送去书信的同时,也让回到了剧阳的管亥,周仓回归了冯习的势力。

管亥第一时间控制了负责守卫剧阳等地的大计,张燕虽然早就提醒大过大计,不过因为大计跟管亥等人接触时间较长,彼此熟悉,时间久了难免疏忽,管亥等人回剧阳屯驻了一段时间才突然难,没有防备,因此被抓。

而管亥这边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就拿下剧阳的,管亥,周仓的部队基本都是原黑山军的人,苦哂是决定跟随管亥和周仓的,罗市和掾哉在管亥控制大计后态度有些暧昧。

而管亥是在剧阳城内控制住大计的,大计的部队都在城内,管亥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收编他们,只能通过大计的口暂时稳定他们。周仓和苦哂则在城外看着掾哉和罗市,这两人的部队有大概三千人。

在此期间管亥和周仓都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如果有人这时候站出来反抗,管亥,周仓可能就得弃城逃跑了,真正听命他们的人可能只有一两千人,而剧阳的人马起码在一万以上。

幸好大计手下没有及时的组织反抗,在提心吊胆了一天后,田畴带着一万人马支援到了剧阳,帮助管亥和周仓稳定住了局势。

管亥,周仓随后彻底接手了剧阳,在城内进行了一番清洗,罗市,掾哉也在见到了田畴带来的幽州军后,第一时间交出了手上的兵权。

随后苦哂被留下看守剧阳,管亥,周仓则利用大计骗开了周围几城的大门,接管了整个张燕在雁门的势力。

田畴在将人马交给管亥后就回了代郡,代郡是防御西边鲜卑,匈奴和并州进入幽州的门户,田畴又是领军人物,自然不能离开太久,随田畴回到幽州的还有一直被管亥关着的郝昭。

大计被控制后,张燕与其的联络就断了,张燕自然意识到了雁门可能出事了,不过雁门不光有大计的人马,还有张燕的一万多人马,张燕又提醒过大计,没想到手握起码上万人马的大计会被管亥轻易制服。

即便雁门丢了,张燕也只能无奈接受,张燕主要依靠的是太行山一带,并且经营了多年,张燕自认冯习亲自前来也讨不了好。

而雁门本来相当于张燕的后方,但是跟冯习交恶之后,雁门就基本暴露在外了,从代郡到雁门十分方便,在没有地利的情况下,张燕也很难守住冯习的进攻。

虽然张燕是指望大计能守住雁门一阵子的,因为雁门被张燕填充了不少裹挟来的人口,足有二三十万人,占了张燕全部人口的一半多,张燕还想把他们转移进太行山的,结果大计这么快就没动静了,雁门更是很可能已经丢了。

管亥,周仓控制住了雁门东面,顺便收编了张燕,大计的近两万人马,还有雁门的大量人口。

消息很快传到冯习这里,幽州非常振奋,冯习手下都是称赞冯习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半个雁门,夸管亥,周仓英勇善战的。

而随这个消息一起来的还有郝昭,在众手下高兴得了半个雁门的时候,冯习见到了年轻的郝昭

“吾喜得伯道,胜得雁门十倍啊。”冯习对于郝昭的了解使得冯习说了这样一句让人诧异的话,连刚见到冯习的郝昭都有些动容。

冯习手下从事徐邈不免有些奇怪冯习的话,于是问郝昭“阁下在高干军中任何职?”

“曲尉长”。

“主公,此人不过一曲尉长,如何得主公如此称赞?”

“伯道以千人阻管亥,周仓二位将军近十倍人马二十余日,如何当不得称赞,景山以为管,周二位将军无能乎?”

“不敢”徐邈连忙说道,郝昭用一千人马守卫马邑,阻挡管亥,周仓的事情自然也被在幽州的众人知道了,徐邈虽然认为郝昭官职太低,但是也不好多说什么。

“高元才当真不识人,手下有如此大将,竟然只用为一曲尉长,不得重用,不知伯道愿为吾效力否?吾必以大将事之。”

如果不是被你手下抓了,高干未必不会赏识与我,可惜那高柔真的是无谋之辈,竟然将兵力集中起来防御,让人有机可乘。

郝昭也是颇为的感慨,自己少年从军,累功为曲尉长,最近更是因为与周仓斗将,得到高干的重视,被用为亲卫,跟随身边,没想到还没等到自己有机会证明自己,就被人打败,不但丢了城池,自己还被敌人俘虏,真是对不起高干啊。

“谢谢将军赏识,然昭不过一小卒,得高并州之赏识,已是不胜惶恐,且未能报高并州之赏识,今为败军之将,更不敢再奢望其他,望将军成全。”

我艹,我怎么可能杀你这么厉害的人,说话留点情面啊,大哥。

这边文化程度不怎么高的冯习正在绞尽脑汁的想如何再劝说郝昭一下,这么个人才不投降实在很难办。

底下在辽东学习,此时回家看望的卢毓正好路过拜访冯习,恰好在冯习府中,见冯习有意要招降郝昭,而又拿郝昭没办法,于是道“郝将军差矣,将军既言高干赏识,如何将军今只为一曲尉长,若那高干在意将军,高干之弟高柔如何不救将军,某闻雁门郡治阴馆离马邑不过一两百里,旬日便至,将军却是在马邑苦守二十余日未见一人来援。某观那高柔亦不过只是一无谋怕死之辈,高干重用亲族,重用如此无能之辈,而如将军者却只为如此职位,更遭抛弃。某家主公虽非圣贤,然弓马娴熟,用兵如神,为大汉保疆开土,收拢离散,治下百姓安乐,又知人能用,不以粗鄙,如管,周,不以疏远,如邴,管。将军愿为那高干死,而不愿仕于我主,岂非明珠暗投,是非不分乎?”

喜欢莽三国请大家收藏莽三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