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河套战役(二十九)

弘治十七年,七月初七丑时,北京紫禁城东宫寝殿,急促的敲门声将朱厚照惊醒,揉了揉朦胧的睡眼,朱厚照起身问道

“谁?何事?”

“殿下,奴婢高凤,西北紧急情报。”

披上外衣,朱厚照打开房门,接过他手中的小盒子,问道

“密级”

“特级”

“口令”

“诱敌深入”

“掌灯”

巨大的蜡烛逐渐散出明亮的光芒,拿起简易的放大镜仔细看过密封之后,朱厚照打开了小盒子,再将贴身携带的密码本拿出来进行对照,内容并不长,看完之后,朱厚照眉头皱了起来,王阳明倒是大胆啊。再拿起另一张纸,看到七师再次伏击成功,阵斩和俘虏七千余人,朱厚照点了点头,再往后看到敌人近二十万骑分两路进攻,朱厚照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再想想刚才王阳明汇报的计划,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否则即使此次惨胜,短时间之内大明也再无力北伐,如此,收复河套怕是会胎死腹中了,这样的话后患就太大了。

拿出一条黄铜雕刻的飞龙交给高凤,朱厚照说道

“即刻让人传讯可!”

“是”

挥手让把守四方的近卫散去,朱厚照揉了揉太阳穴,这倒是给自己扣了好大一口黑锅啊,问题是自己不背的话,王阳明怕是要被御史参死,更何况数十万人正在边关为大明或者就是为自己父子舍生忘死,这锅还不得不背,这算什么?“痛并快乐着?”将无厘头的想法甩出去,朱厚照决定等前线军报送到之后便去找自己的“仙女姐姐”聊聊天,让她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第二天早朝之后,朱厚照便屏退所有人,将此事告知了朱佑樘,弘治皇帝倒是没什么反应,毕竟见识过虎蹲炮上百门齐和师级的推演之后,弘治皇帝便知道北伐之事至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过听到前线的计划,朱佑樘还是说道

“此事太子既然同意,朕也不会反对,不过若是如此还战败或是伤亡惨重的话,王阳明怕是不好交待啊。”

“儿臣也想过,不过到时候正面对战之下依托火器之利,应当不会失败,毕竟鞑靼人的内部矛盾极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兵马,达延汗的位置怕是坐不稳,只要再重创敌人一部分,相信他们便会退去的。进入草原之后,敌人便同样有了部族和辎重,一旦有骑兵的守护从容布置,此次第一阶段的北伐应当便能达成目标了。”

“退一步说,即使骑兵被迫与敌人血战,想来也不会太过艰难了,此前父皇曾见过的神火飞鸦,近期有了进展,射程已经达到了十里以上,如果不是制作不易,凭借此物便可以直接奠定胜局了。”

“十里?如此神物要是失控...”

“就是担心如此,儿臣便没有让武研院全力研究此物,而是着重加强大炮和步枪的研,另外儿臣已经秘密让人监管硫磺的流通,或许此后要将其列为只能由官方贩卖的物资之一,此外这东西如果不经过校射几乎没有准头,儿臣也让五城兵马司、巡捕营和锦衣卫加强了周边的防控。”

“你心中有数便好。”

“此物威力巨大,作用巨大,但是同样的现在难有反制,儿臣会谨慎的。”

“说起来一直以来,朕都有一个疑问想问问照儿。”

“不知父皇有何事相询?”

“照儿如此大力研制火器,花费数千万两来增强大军战力,同时新编之军也有很多并不是来自军户,不知是出于何故,若是大臣们知道这三十余万人两年便花了数千万两,怕是你难有宁日了。”

“儿臣并不想隐瞒父皇,儿臣已派人到东南各地调查了近两年,可谓是触目惊心,不论其他,根据估算,各地走私贸易得来的银两便有上千万两以上,还不算换来的各种胡椒、香料、宝石等物。如此巨利通通进了他们的口袋,各市舶司每年上交的税款还不到零头的零头,儿臣如何能容忍?”

“前元在短短数十年便打下了一个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之大的国家,儿臣如何会让大明不如前元?儿臣所要的还不是前元那般名义上的从属一个国家,而是要真正的逐步占领这些地方,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有人,此前统计全国不过九百万户,五千余万人,即使民间有很多人并未被统计到,但是即使实际要多上一倍也不过是一万万人,儿臣以为尚且不够,所有不得不珍惜每一个人的性命啊。”

“这便是你在北伐路上抓了几千人却没有处死一个的原因?”

“正是,儿臣要开创的是前所未有的大明,更何况他们中真正该死的人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每天至少要做上七个时辰的苦力重活,算是为他以前的过错恕罪吧。而其他人,即使他们恨儿臣,但是往后不管到了哪里,他同样是汉人,是大明之人,会把往日的习惯,经史子集,礼义廉耻等等熟悉的东西带到更多的地方,儿臣要的是从各方面占领那些地方,时间逐渐放大之后,这些地方便是真正的大明所属了!”

朱佑樘没想到朱厚照会如此想法,以前以为朱厚照是斗争的好手,从一开始出手就打倒那么多人还让朝臣无话可说开始,再到他行雷霆手段。朱佑樘以为他是如太祖一般杀伐果断,中兴大明之主,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啊。

“朕一直以为照儿的理想便是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如文景之治一般,现在看来,却是朕坐井观天了,不过照儿为何会想到这般深远呢?”

“儿臣一直以为人力有穷时,所以时常群策群力,军中也同样会由大将和参谋部组成联席会议,商讨最合适的军策,至于对外之事,儿臣乃是学自始皇帝陛下了。”

“祖龙?朕也熟读史书为何不知?”

“始皇帝派大将图睢率数十万大军伐南越,而后置南海、桂林、象郡,再然后又迁徙数十万人到这三地,然后才逐步将这些地方统属到中原之下,直到现在,与其他地方别无二致了。始皇帝强行移民实边,从结果上来说是不错的,不过儿臣不打算这么强制,所以待北伐第一阶段也就是收复河套成功,儿臣便打算再次扩军,然后行海贸之事,待时机成熟,儿臣便会先清理卫所之事,其次便要肃清全国吏治,再之后便开始对外征伐!”

“所有一切的开端便是此次北伐了!”

“正是,所有即使前线提出这等计划,儿臣也会同意,想来阳明先生也是算准了儿臣不会反对才提出来的吧。”

“你的抱负朕或许不能完全理解,但是你是朕的太子,也是朕唯一的太子,放手去做吧,朕会支持你的的,想来日后史书之上,弘治一朝也会是大明中兴之始吧!”

“父皇英明!”

喜欢正德风华请大家收藏正德风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