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日月山河还在 (第1/4页)

源自地域歧视的矛盾,林旭不说解决,但最起码让它表面上说得过去。

干得还算不错。

面子、里子都给了。

故而,来自香江的剧组人员,哪怕再不服,也只能憋着。

如此一来,拍摄进程再次回归到紧张而又快的进程当中。

清晨,旭日东升,秋高气爽。

横店故宫,奉天殿,灯火通明。

片场内。

林旭神态不悦,“娅文,明宣宗朱瞻基虽然英明神武,但也是有‘蛐蛐皇帝’之称,看似玩蛐蛐,其实是以天下百官当作蛐蛐,操纵其间,不能一概而论,要有深沉感。”

“而在朱瞻基晚年,因为在之前北征鞑靼时,身体受了伤,命不久矣,念台词时,要有一种英雄晚年的迟暮不甘的情绪,懂吗?”

“不是那种只会玩蛐蛐的荒唐皇帝,”林旭生气道“倘若只会玩蛐蛐,那仁宣之治又是怎么来的呢?吹的吗?!”

朱娅文身穿白袍,唯唯诺诺,“明白,就是那种项羽被逼乌江的感觉,是吧?”

“滚蛋,那是壮烈!”

“哦...那我差不多知道啦。”

朱娅文若有所思的点头,而后给了林旭一个放心的眼神。

林旭嘴角一扯,为了接下来的两场戏份,已经不知道拍了几次,大抵是之前耍他的缘故,状态一直不佳,就这点戏份了,足足拍了两天。

麻了,整个剧组都麻了。

无奈啊。

林旭也不好说什么,这件事确实是自己做的不对。

单手扶额,“行了,这次尽量争取一次过吧,不然,你可别怪我骂人。”

“好好好。”

“希望如此。”

林旭点头,随即召集路洋、吴玥和张子建,准备一次性拍两段戏。

待角色做好准备,路洋手持场记板。

‘啪’的一声。

“《大明仁宣》第十二场二十四次三十六镜,现在开始。”

奉天殿后方,烛火照耀光亮。

朱娅文一身白袍,长由一根白玉簪子定住,嘴叼竹签,手里持着放有蟋蟀的小壶。

明明很悠哉,惬意的场面,却有一抹悲凉的气氛。

突然,殿外一声乍响。

吴玥身穿太后龙袍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

双眼通红。

她静悄悄走了过来,弯腰低头,声音带有泣腔,“儿啊,你可不要跟我开这个玩笑,伱娘可受不了啊。”

朱娅文不以为然,端起放有蟋蟀壶的木板,走到床边,但还是不忘回了一句。

“生死之事,开什么玩笑。”

步伐缓慢,身子拘搂。

吴玥悲腔道“你就别玩蛐蛐了,人家在背后都叫你蛐蛐天子啊。”

“我命不久矣,就不能玩点自己喜欢的事吗?”

“儿啊,你可别让娘白人送黑人,娘可受不了啊。”

“这些事情你做不了主,我也做不了主。”朱娅文放下蛐蛐,双手扶额,侧躺身子,抬头仰面,“老天已经待我不薄啦,今天叫你来,是有几句话要叮嘱你,太子若身体不好,就把位置让给祁钰,不过,您得看准他的品行,若品行不好,就从外围的藩王那里,过继一个,找一个品行良善,做事稳重的。”

吴玥擦拭眼角泪花,纵使百般不愿,但现实就是如此。

她闭上眼睛,默默点了点头。

朱娅文上身前倾,靠在她肩上,“儿子不孝,偏劳母亲了。”

正当此时,一位小太监弯腰匍匐而来。

“皇上,阁老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兵部右侍郎于谦觐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