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的早逝原配 第7节 (第2/2页)

而郑氏看了看天色,以及暂时沉寂下来的官道,就叫了李氏,让她跟自己回去做早饭。大家都还没吃早饭呢,得做点吃的来,否则全部都站在这里干挨着哪里行。

而且,家里的三个孙子,也还饿着呢。

一个时辰后,刘大郎就带着做好的三个木板回来了。

刘老汉一看,非常满意,比想象的还要好。

只见木板很宽,很大,上面不知道用什么给涂的,底色是红色,上面还画了一个鲜活的胖厨师的可爱形象,旁边自然也是画了馒头花卷大麦茶,以及刘家小食四个字。最后再画了个往前的箭头,很是一目了然了。

这个木板很是惹眼了,而且还连续三块,就不信还能有人没看到。

在林悠悠不在的这一个时辰里,经过的人马有二三十波,停下来的只有一波。

不过这波人马,倒是挺多的,是个七八人的商队。

馒头花卷大麦茶都点了,最后更是打包带走了好些,直接把茶寮里当时做好的都给包圆了。

就这一下子,卖了有八十文钱,可把刘老汉给高兴坏了。

木板已经做好了,自然是刻不容缓的,刘老汉亲自带着刘大郎去,看好了地方后,就把三块木板给钉好了,然后就小跑的回去等着了。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就听到有马蹄声传来了,然后就是一队十几人的商队停了下来。

为首的人勒住了马,往茶寮一看,“刘家小食,看来就是这家了,且停下来尝尝吧。赶了一夜的路,都修整一下吧。”

后面的人也就跟着停了下来,手上握着缰绳,目光看向刘家人。

刘家人不明所以,还是林悠悠立刻看出了苗头来,忙到刘老汉身边道:“爹,应该是要帮他们安顿一下马匹。在旁边的树上栓上。再给马喂点水和草料。”

刘老汉眉头顿时拧了一个疙瘩,这拴马还好说,旁边都是树。喂水也好说,茶寮里面现成的就有水,用不完的。就是,还要喂草料。

这,也不知道马都吃什么草呀。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哪里见过马,更别说喂马了。也不能乱给喂,这万一喂出问题来,也赔不起啊。

林悠悠目光四处打量一番,然后指着对面河边的一片小树林道:“爹,就那里吧,往河边的树上一栓,马自己就能在河边河水。而且河边都是嫩嫩的野草,马也可以吃的。只要留一个人在那里看着就好。”

刘老汉顺着林悠悠指的方向一看,那里确实不错。

刘老汉就指派了干活最稳妥的老二去了。

刘二郎带着众人将马拴好,然后他就留在那里看着就好。

而其余人则是返回茶寮,各自找了桌子坐下。

十几个人,直接将茶寮给坐得满满当当的。

刘老汉看到这么多人,顿时眉开眼笑的招呼张罗起来。

让郑氏带着几个儿媳妇准备大麦茶和馒头花卷,刘三郎和刘大郎则是负责招待客人以及端吃食。

十几个人吃足喝饱,再打包了一些,就准备走了。

刘老汉过来算账,“总共是一百三十二文。”

立刻有人给数了一百五十文,“多的是给马的。”

刘老汉当即高兴的收下了,嘴里连连说着欢迎下次再来。

目送着这批大主顾骑着马走远了,刘老汉脸上的笑容都还没下去。

这可真是个赚钱的营生。

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呀,本来以为自家这次要惨了,没想到却是柳暗花明,竟然迎来了新的转机。

周家的人忘恩负义,以为他们刘家没了周家,就活不下去了吗,做梦。

接下来又过了两波人,不过都很少,一个只是徒步的老人家,身上衣服好几个补丁,就要了两个馒头和一碗水。

还有一个也是走路的父子两人,要了一壶大麦茶,两个馒头,六个花卷。

都是小生意,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刘家人也是高兴的。

很快,就听到很大的一阵动静,抬头去看,就看到很大一队人马,五六辆马车,旁边随从也是二三十人,极大的阵仗。

刘家人顿时都激动了,这要是都停下来吃,得收入多少呀。

刘老汉更是在心里算着,怕是馒头花卷不够的。

那队人马当真在茶寮旁边停了下来,一个纤细白嫩的手掀开帘子往这边看过来。

是一个满头珠翠的美妇人,旁边伺候的小丫头道:“夫人,那木板上的刘家小食就是这里了。这般简陋,怕是不干净。”

“恩,走吧。”

美妇人话落,队伍重新动了起来。

第10章

茶寮确实简陋,被贵人嫌弃也能理解。

刘老汉是个乐观的人,也只难受了一会,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忙着呢,后面还有很多其他客人呢。

一直到了黄昏,又等了半个时辰,确实没有什么客人了,刘老汉就发话,让大家收拾一番,今天就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