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的早逝原配 第36节 (第2/2页)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26 15:52:50~2021-03-28 17:17: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甜甜圈转圈圈.小小花 2瓶;冰淇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又过了一日, 林悠悠定做的烧饼炉子就做好了。

做的基本和林悠悠预期的一样,只有一些细节处略微不同。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 林悠悠与李铁匠沟通了一番, 又花费了一个时辰, 终于是完成了。

这铁炉子还有点沉, 林悠悠要是直接就这般提回家,怕是得力竭而晕倒在路上。

“这炉子挺重的, 你先回去, 待会我让我家小子给你送家里去。”

“那就太感谢你们了。”

林悠悠顿时笑着谢过, 然后就出了铁匠铺。

不自觉的, 她又走到了青松书院门口。今日书院的门依旧关着, 冷冷清清的样子。

今日就是县试的日子了, 不知道刘彦怎么样了。是也有点紧张, 还是胸有成竹。林悠悠站在那里想了一会,然后忙摇了摇脑袋, 自己真是奇怪了, 替他想那么多做什么。

人家未来可是权倾朝野的阁老大人, 心里素质必然是过硬的, 否则怎么能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乡野小子, 最后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度。

她真是杞人忧天,有这时间, 还是想想自己吧。

林悠悠先是在街上逛了一两圈,然后就回了刘家。

到家的时候,铁匠铺已经将她定做的炉子拿了过来。此时,三房家的三个儿子正围着看呢。

“这个是什么东西?”

“是洗脚的桶?”

“不对,应该是车轮子。”

“才不是, 应该是拿来练铁头功的。”

林悠悠进来的时候,就听到三小只在讨论那个铁炉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童言稚语,听得林悠悠忍不住露出了放松的笑容来。

她走过去,挨个的摸了摸三小只的脑袋,解释道:“这个是炉子,是用来做饼的。婶婶这就开始做,到时候请你们帮婶婶尝尝,看好不好吃,好不好?”

“好!”

三小只顿时声音洪亮,整齐划一的回答。

林悠悠这就洗了手,然后将铁炉子搬到了厨房里去。这就开始准备做烧饼了。

先要揉面发面,林悠悠将揉好的面团放在灶台上,这里温度高,更容易发酵。做烧饼还得晚一些时候了,有时间就先做个午饭吧。

反正都揉面了,中午就吃面吧。

这次,林悠悠打算做个拉面,这个筋道好吃。

做了拉面,然后凉拌下,再加点黄瓜丝,更有风味。

午饭虽然简单,就一个拉面,一个丝瓜蛋汤。但味道好,大家吃得都很舒服,很满足。

吃过午饭,林悠悠先去午睡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做烧饼了。

昨天的油渣还有剩下一些,再加上酸菜,嫩嫩的葱花做馅料,然后将其压平,再用筷子压几个洞,最后放到定做的炉子里面烤。

第一炉烧饼出炉的时候,林悠悠旁边已经围了好几个人了,大人小孩都有。

好在一炉烧饼挺多的,一炉能有二十几个烧饼,每人分一个还能剩下好些呢。

一人拿了一个去吃,林悠悠也拿了一个,和记忆之中的烧饼差不多。焦脆的外皮,筋道的口感,里面的馅也很香。这和如今市面上卖的烧饼不一样,市面上的烧饼是用煎的。

这次的烧饼自然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林悠悠也对此烧饼感到很是满意。

等到傍晚,刘老汉回来,也吃了烧饼的时候,双眼之间顿时大放异彩。他双眼发亮,满脸期待的看向林悠悠,“老四媳妇,你这烧饼…”

尝到这烧饼的好味道,刘老汉还是动了心思的,如今码头的生意很是好做,这烧饼的味道他也尝了,又是这般的好。拿到码头上去,肯定也是好卖的。

而且他还发现了这烧饼和其他吃食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这个就算有点凉,口味依旧很好。

那么这个到时候就算没有当场吃,而是将其打包带走,路上吃也是极好的。所以刘老汉很自然是想问林悠悠这个烧饼能否拿去码头上卖。

但是他很快想到了这个烧饼的手艺,怕也是在梦中由亲家母教的。只要想到此处,刘老汉就觉得有些难以开口了。

林悠悠主动开口道:“爹,明日我跟你们一起去码头上,也将这烧饼加入我们的吃食买卖吧。到时候。让大嫂二嫂也跟着学一下。”

刘老汉听到林悠悠这番话,心下大为震动。这个方子,林悠悠大可不必拿出来。但她就是拿了出来,帮助刘家赚钱。刘家这次能够从那些麻烦和困境中脱身出来,还渐渐有了红火之像,全都是因为林悠悠的帮助。

刘老汉心中暗暗想着,这个儿媳妇当真是有情有义。以后若是老四敢做对不起这个儿媳妇的事,他就帮着打断老四的腿。

如今刘家分工合作,倒是井井有条。目前基本规划是三房夫妻两个负责收货卖货。大房夫妻顾着码头,二房顾着家里和地头。而刘老汉和郑氏老夫妻两个,则是负责安排检查伙计了。

这倒不是刘老汉偏心,让二房负责家里和地头。实在是因为老二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让他去码头或者是去收货,他都不成,每次都畏畏缩缩,话都不敢说,性子木讷,已经改不过来了。而且刘二郎自己也找了刘老汉,说他宁愿在家里种地。他种地厉害,力气也大,他就负责家里的田地。

既这般,刘老汉也就不再勉强他了,让他负责家里的田地了。而李氏,也就跟着在家里操持家务了。

目前,这样的安排还是可以的,大家都还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