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慕之宾 第154节 (第2/2页)

好书推荐: 三国之群雄召唤系统

她的双眸顾盼,似思索片刻,再度看向咸宁公主:“只有孝宜公主了,是么?”

咸宁公主愣住,一众贵眷也愣住。

薛婉忍不住道:“孝宜公主才八岁。”

“故而却是还要等几年。”明玉叹口气,“不过那也是无法。许配公主可是先帝的意思,圣上以孝道治天下,断不会反对此议。大公子虽年长了些,可他一表人才,又袭爵郑国公,与公主乃是天作之合。此事,本宫回京之后,会向太后和圣上禀报,也让太后免于操心。”

咸宁公主张了张口,竟是一时说不出话来。

明玉拿起杯子喝一口茶,却又向薛婉道:“上回,卿的兄长宁平侯到宫中觐见太后,提起了卿的妹妹薛娴。说她年已十六,仍待字闺中?”

薛婉显然没料到明玉竟先提起了这个,一怔。

“禀中宫,舍妹正是十六,仍待字闺中。”她答道。

明玉的唇角弯了弯,道:“本宫来洛阳之前,太后与本宫商议,说圣上后宫之中虽已有不少的嫔妃,可三品以上的位置,仍颇有空缺。究其缘由,乃是少了出身品性俱佳之人。太后之意,要本宫多多留意,为圣上广进贤才。只是这人选究竟是不好找,本宫看了许多闺秀,皆无合意之人。不过有一日,本宫无意中遇见了薛娴,觉得倒是十分合意。”

薛婉的目光微微变了变。

明玉仍和颜悦色:“她既然并未定亲,年纪又合适,不若就选入宫去。莫说太后对她这般闺秀向来欢喜,便是圣上定然也是会一见倾心。薛家本就是先帝外戚,当年薛淑妃生下了凉王与咸宁公主,颇得圣眷。这门亲,本宫看,还是不要断了为好。再者,论关系,卿的母家与本宫母家乃是姻亲,怎么说也是亲人。举贤不避亲,有本宫在,卿不必担心薛娴在宫中受委屈。如何?”

薛婉的神色有些错愕,不由地看了看咸宁公主。

咸宁公主忙道:“这……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明玉随即反问道,“宁平侯既然亲自入宫觐见太后提及此事,那么定然是为薛娴的婚事着急的。京城的高门之中,十六还未嫁的闺秀可是少之又少,好容易有了这么一条明路,宁平侯难道竟要继续让亲妹独守空闺不成?”

这话,听着有理,但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微妙。

明玉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薛娴十六岁还不嫁,其中缘由,就连市井中的人也心知肚明。薛婉这样的人,根本不愁嫁,而宁平侯至今不曾为她定亲,自是为了要送她进宫。

只不过,那并非是景璘的后宫,而是子烨的后宫。

宁平侯到太后跟前诉说,就是想走太后的路子,让子烨去了薛娴。

这事的脉络,我是知道的。

说来,这源头,还是我出的馊主意。

那时,京城各方都在打着太上皇后的主意,向让子烨娶自己的人。薛娴,就是我主张的那符合各方利益且最有可能成事的人。

明玉觉得有理,游说阿蓝她的父亲萧纯;萧纯觉得有理,又游说了宁平侯。最终,由宁平侯出面,去说动太后。

然后子烨似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谁来也不肯点头。而后,阴差阳错,最终成了太上皇后的竟成了我。

什么叫一报还一报。

这就叫一报还一报。

宁平侯虽不甘心,但看子烨这势头,也觉无法。薛娴一日一日长大,总要尽快找个夫婿才是。

于是,他想到了我的兄长。

在洛阳,上官家重回宠臣之位,是有目共睹。而薛家是早早投靠了子烨的,将一个薛家闺秀送来与我家联姻,可谓一本万利之举。

薛婉的神色不定,未几,从席上起身,走到明玉跟前,向她跪拜一礼。

“禀中宫。”她说,“舍妹虽年已十六,尚未婚配,可家中溺爱,以致其脾气任性,只怕无法但得中宫厚爱。还请中宫收回成命,妾感激拜谢!”

说罢,她向明玉叩首。

明玉看着她,唇边浮起一抹冷笑。

“是么。”她说,“可宁平侯到太后面前诉说时,可不是这般言语。在他的口中,令妹贤良淑德,仪容无双,乃世间尤物。在卿眼中,圣上堂堂九五至尊尚且配她不得,这世间,莫非还有比圣上更好的男子?”

这话,教薛婉哑口无言。

我知道,薛家当然不敢说他们看不上景璘,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不会真的将薛娴送入景璘的后宫。毕竟于墙头草而言,景璘是个傀儡之君,他们不断然不肯在傀儡身上花费精力的。

“妾不敢!”她忙又叩首,似狠了狠心,道,“妾罪该万死,方才言语之中,有些疏漏,请中宫治且欺上之罪。”

明玉嗑开一颗瓜子,不紧不慢:“欺上?这又是怎讲?”

“舍妹虽尚未许婚,但婚姻之事,已经有了眉目。”她的声音似在牙缝里挤出来,道,“就在妾动身来洛阳之前,妾兄就已经在为舍妹选定了夫婿,只是未及正式行那定亲之礼,未曾声张。”

明玉露出讶色,似觉得好笑,看了看咸宁公主。

咸宁公主面色不大好看。

“竟有这等事。”她说,“如此说来,本宫该向宁平侯府贺喜才是。”

“妾不敢!”

明玉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遗憾之色。

“如此说来,圣上的后宫之中,竟是无缘得到这般佳人,岂不可惜。”她说罢,看向咸宁公主,道,“这位薛娴薛娘子与本宫也算得亲戚,妾原本盼她能得个好归宿,这才召她入宫来。可惜天不作美,本宫本想亲自保个大媒,得些好名声,却是不巧。”

咸宁公主望了望她,唇角微弯,同样的皮笑肉不笑。

“是啊,”她说,声音干巴巴的,“确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