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慕之宾 第172节 (第2/2页)

——

回到观云台上的时候,景璘和明玉已经坐在了上面。

景璘正与赵王说着话,明玉的身边则围着几名命妇,她神色平淡,听她们恭敬地说着话。

方才胜了一场,景璘的模样意气风发,见到我和子烨回来,也不忸怩,旋即与众人一道起身行礼。

子烨答了礼,与众人落座。

明玉看着我,目光意味深长。

她示意我凑过去。

我犹豫片刻,侧过身。

“足有半个时辰,嗯?”她凑过来,用纨扇掩口,在我耳边轻声道。

脸上一阵血气翻滚,我横她一眼。

她唇角弯着,坐回去,缓缓用纨扇扇着风。

我心虚地看向四周,景璘正在喝茶,扫我一眼之后,收回了目光。

幸好秋风足够凉冽。我深吸口气,让我那仍旧混沌的脑子恢复些清醒,脸上不至于因为臊热和失态。

那死狗则一贯的从容,受了众人的一番拜贺之后,问道:“杜娘子和回纥王女可准备好了?”

“禀陛下,两队已在场中候着。”执令司马道,“只等陛下旨意。”

“开始吧。”他的声音平静。

“遵旨。”

第二百四十九章 争锋(上)

女子的毬赛,在许多人看来,其实不过是消遣。

大多数人,觉得女子到了毬场之上,不过施展施展花拳绣腿,断然不会似男子那般豁出全身气力去争夺。

若不是子烨和景璘这二圣还在观云台上坐着,只怕人早散去了大半。

但当两队真的打起来,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回纥人的使者,从前也在京中赛过马毬,只能说本事平平,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不想,今日这缬罗及手下的一干女子,竟是表现得颇为悍勇。

缬罗的战术,看上去并无许多讲究,只在一个猛字。她们凭着娴熟的马技,横冲直撞,带着毬过了人,直抵毬门。虽同为女子,但她们的体型比这边更为健硕,马匹也都是乌孙良驹,冲击起来难以阻拦。

开场之后,杜婈这边便已然处于不利之地。

就连明玉这一心只想看热闹的始作俑者,也没有嗑瓜子。

她坐在我旁边,伸长了脖子。

这一场,兄长担任司礼官。此时,他正站在那计时之用的铜滴漏边上,恪守职责。

子烨坐在御座之上,正与林知贤说着话。

林知贤身为太傅,今日也在场。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文士,不爱游乐,据说从没打过马毬。与兄长这种就算不喜欢也什么都能来两下的大家子弟,全然两样。

他此时正与子烨说着疏浚黄河之事,子烨听着,微微颔首,眼睛却一直看着场上。

不过对于那争夺之势,他脸上并无紧张之色,仿佛胸有成竹。

“……先帝之时,因国库紧张,黄河疏浚之事一度耽搁,后来拆东墙补西墙,才得以勉强支撑。”林知贤道,“后来遭遇大乱,此事更是彻底荒废,以致黄河泛滥,民人流离失所,多有死伤。上皇平乱之后,一意解决此事,但终究天下初定,国力捉襟见肘,只能做些粗浅修缮。如今工部已经筹备完毕,打算趁着秋冬之际,将大修之事安排下去。”

子烨道:“此事,工部已经报上来了。”

“主持的人选还须商榷。”林知贤道,“几个人选,臣都觉得不合适。他们自都是能人,在朝中有重用。可疏浚黄河,无论工程还是钱粮,皆十分巨大,须得专人专管,全程坐镇,不可分心旁事。这等人才,倒未必是工部之人,乃重在通晓庶务处置。但终究是事情重大,这人选当慎之又慎。”

子烨沉吟,忽而道:“如此,朕倒有一个人选。郑国公上官谚,卿以为如何?”

我正在喝茶,听到这话,愣了愣,转头看向子烨。

林知贤的神色也有几分诧异,目光朝台下瞥了瞥。

我看到他的手已经伸到了袖子里,大概下一瞬就会掏出一份他自己准备好的名单递给子烨。

听得子烨这回答,林知贤的手顿住,抽了回来。

“郑国公?”他说。

“正是。”子烨道,“郑国公曾在秘书监任秘书丞,年轻有为,颇受赞誉。秘书监日常之事浩如烟海,他任职之时,上下通达,有条不紊。处置庶务,他最是拿手。这黄河疏浚之事,交给他,朕以为可放心。”

林知贤还想说话,忽然,场上传来一阵欢呼之声。

看去,只见杜婈刚刚打进一球,场边的绣旗已经多了两面。

我也不由地惊了一下。方才那说话的功夫,她竟是得以接连破门。

场上之势,有了扭转。

杜婈这边的人,操控马毬显然比回纥更为娴熟,且进退有度,竟是颇有用上了兵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