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59节 (第2/2页)

下车后,沈美云牵着绵绵,四处地张望了一番,便朝着沈父和沈母道,“爸妈,去过个早吧。”

再不在北京吃一顿饭,怕是很长一段时间内。

他们家都吃不到了。

沈怀山和陈秋荷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寻了一个摊子,便坐了下来。

早上六点多的北京火车站,已经人来人往了。

周围支的摊子也都跟着陆续摆了出来,不过这些早餐也都要粮票的。

无非是比国营饭店的早餐卖得便宜一些。

沈美云喝不惯豆汁,便要了一份两分钱一碗的豆腐脑。

在雪白的豆腐脑上,淋了醋和辣椒油,再撒上一层嫩绿色的韭菜末,一口下去,又滑又嫩不说,唇齿间被那刚出锅的豆腐脑一烫,只觉得那热气一下子涌入到四肢百骸去。

浑身都跟着暖和了起来。

她忍不住给绵绵也加了一点,但是绵绵不肯吃咸香的豆腐脑,习惯了甜豆腐脑,便在豆腐脑上撒上一层白砂糖。

轻微一搅拌,那豆腐脑便化开了去。

绵绵喝一口,烫得吸气,却又还要。

沈怀山和陈秋荷要的是豆汁,一人一碗,捧着喝,喝完一碗老豆汁儿,只觉得浑身都舒坦了。

又要了三个芝麻烧饼,从炉子里面刚出炉的芝麻烧饼,被烤得两面金黄,一口下去咔嚓一声,酥酥脆脆的,芝麻还跟着落了满嘴。

咸香可口。

四个人过了一顿早,一共三了三毛二,给了一斤半的粮票。

算是过了一把瘾。

看着父亲意犹未尽的样子,沈美云知道对方是想着,今儿后怕是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到了。

毕竟,这吊炉芝麻烧饼,也就只有这北京城才有得卖。

她想了想,让沈怀山和陈秋荷从前面排队,她领着绵绵。

又回到那摊子上,朝着老板要了三个芝麻烧饼,再多,那老板是不肯卖了。

老大爷朝着沈美云解释,“您别看我们在这里做生意,实际也不容易,都是有定量的,一人最多买两个,你带着小孩儿来,我多给你算半个。”

“这才卖你三个,再卖给您多的,我这也是违规,到时候上面来人,把我苍蝇摊给没收了,我找谁说理去?”

沈美云叹了口气,“三个就三个吧,这豆汁儿,能多卖我几份吗?”

豆汁儿不要粮票。

老大爷点头,麻利地拿着袋子,给她盛到了袋子里面。

“成,我多卖你三份豆汁儿,咱儿老北京的人出门在外,可不就馋这一口地道的豆汁了。”

“外面啊,还买不到。”

所以,不少来火车站出发去外地的人,都乐意来这苍蝇摊子上,多买点豆汁。

不为别的,就为了人在外面,能够尝一口家乡的美食。

沈美云朝着对方道了谢,又付了钱,三个烧饼一共一毛五,给了一斤粮票。

另外,两升的豆汁被装到了袋子里面。

又付了八分钱。

这些吃食,她不是给自己准备的,也不是给绵绵准备的,而是给沈怀山和陈秋荷准备的。

他们两人都是地道的北京人,等去了黑省,馋这一口吃不到的时候。

她在让绵绵从泡泡里面取出来,多少是一个念想不是?

说起来,她和绵绵不爱喝豆汁的原因,所以之前囤货的时候,也没囤到。

如今,只能说这样凑合着来。

等离开了摊子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沈美云望着风,让绵绵把这吃食给收了起来。

这才追上了沈怀山和陈秋荷两口子。

两人似乎明白沈美云去做什么,陈秋荷便嗔道,“你爸不差这一口吃食,在外面多少顾忌一些,会安全点。”

他们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总想着谨慎,在谨慎一点。

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话,沈美云知道,但是知道归知道,该做还是会做。

只是,她也在小心着。

她蹙着细长的黛眉,轻声说道,“我晓得的,也有注意,以后咱们去了那边,你们想吃这一口,多少有个念想不是?”

如果没有泡泡就算了,这不是有吗?

那自然要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