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娇养太孙妃 第15节 (第2/2页)

太子若被废,那他们这些跟着太子的人……

胤祥面容坚毅:“我去御前请辞。我不去江浙了。请皇上另派人去。”

“听说雍亲王和八贝勒接了差事,要清查户部亏空,剿索账目,我去户部帮四哥。”

弘晳勾了勾唇:“请医生的事,十三叔不管就罢了。也不必十三叔去驳,我去说罢。四叔和八叔打擂台,十三叔就别掺和了。一个亲王对上贝勒,绰绰有余了。四叔手底下,八叔占不到便宜的。”

胤祥不乐意了:“你真要我歇着?”

弘晳乐了,笑得意味深长:“十三叔去西北吧。去西北看看军备,看看青海地形。将来,这些都是大有用处的。”

胤祥懒得琢磨,知道听大侄子的准没错,一口就答应了:“行。”

弘晳也不多留胤祥了:“十三叔回府吧。好好歇几日,等事情定了,会有人带十三叔去西北的。”

十三叔不适宜留在京城斗心眼,多接触军中历练正合适。回头打仗了,把大将军的位置一占,十四叔不就没搞头了么。

第15章 015

康熙自三十二年得过疟疾,由西医治好后,这心里头就对中医,对宫里的太医都不大信任了,甚至产生了些怀疑。

他从小刻苦读书,对一切科学知识,先贤著论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康熙曾说,一刻不亲书册,此心未免旁骛。

他为人谨慎,得病后,总要复盘一二,什么有用,什么无用,心里记得清清楚楚的。

正所谓久病成医,自己得过这个病,又是如何治好的,从不吝啬让人知道。倘或大臣也得了这个病,康熙还要赐药赐方,务必让人家健康痊愈。

和西药探讨医学甚多,和中医也时常论古,他甚至还亲自解剖过一只冬眠的熊。就为了看看看过的解剖书籍理论是不是正确得用的。

康熙早年不饮酒,也不爱饮酒,酗酒更是没有的事。

可听传教士说,他们的葡萄酒对身体好,并不单单只有饮酒的乐趣。

康熙就尝试了一下。

结果发现真的是挺好的。饮过之后,身上的许多暗伤都好了很多,精神头也不错了。

达不到痊愈的效果,但确实能够舒缓他的情绪。

康熙就下旨,令大臣得传教士赠此物后,一律进献入京。

就这几个月,就得了几千瓶。

胤祥从山西回来,差事办的甚好,康熙心里高兴,就赏了他几瓶。

太子处,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也一样送了五瓶过去。

太子的病不宜饮酒,但少少喝些,对身子骨也有些好处。

太医院太医伺候太子安养十年,太子的身子骨却一年不如一年了,可见太医还是不成。

康熙深知太子的病,知道太医说的,太子寿数难永,康熙却不肯信,也坚决不信。

只要是病,哪有治不好的?

他还好好的活着,太子怎么能走?否则他如何对得起仁孝呢?

太医不成,那就西医,那就民间的医生。康熙是下定了决心要将太子的病治好的。

册立皇后的闹剧,令康熙心生警惕,弘晳跟他闹了脾气,他看到了那些人的如狼似虎。

他没有怪罪弘晳的僭越和没规矩,高高在上的帝王忽而就想,他从小疼爱的皇长孙反应这样大,大约是他的儿子们给弘晳的压力太大了吧?

弘晳是骄横些,可他的儿子们想用这事拿捏太子拿捏弘晳,拿捏他,康熙也不愿意。

送酒去毓庆宫,也是个信号。表示康熙不会降罪皇长孙无礼僭越的态度。

弘晳回东三所的时候都深夜了。

弘晳在前院更衣洗漱,就直接去了正院找小福晋。

苏玳早就睡下了。

弘晳让人不许扰了小福晋睡觉,他自己也是轻手轻脚的上了床榻。

苏玳都睡熟了,弘晳小心翼翼的把人抱在怀里,搂紧小福晋的那一瞬间,温软满怀,弘晳心中喟叹,全身心都跟着放松下来了。

结果苏玳却迷迷糊糊的醒了:“爷?”

看到弘晳半夜过来,苏玳整个人都很懵。

小福晋卸了钗环松了头发,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懵懂模样实在可爱。

弘晳心里喜欢,抱着人就亲了好一会儿,才轻笑道:“爷回来了。睡吧。”

苏玳叫弘晳这么一闹,睡意全给亲跑了,人却还是很困。

弘晳攥的她很紧,苏玳心里叫苦。

这大半夜的回来,又何必跑来这么折腾呢?自己在前院睡了不就好了?

还要跑过来闹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