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娇养太孙妃 第103节 (第2/2页)

也不愧是太皇太后教养长大的帝王,遇见这样的境况,倒也是适应的很好,既然皇太孙要摄政,那他便只管做皇太孙希望他做的事情。

这回跟着出来的皇子阿哥们不少,皇孙也不少,康熙却还是只将弘暎带在身边。

就像当年带着太子在身边一样。

太子进来,康熙瞧着太子,等太子给他行礼,康熙才微微抬手,道:“免礼。太子坐吧。”

康熙还记得太子刚去德州那会儿,憔悴虚弱,甚至走的时候还不怎么能下地走动的。

现在却瞧着行动如常,甚至比在京中最好的时候还要好。

康熙这心里头虽然是有些想法的,可看见太子这样,他多少还是欣慰的。

不叫太子管事,太子在德州养着,果然就好了。

可瞧着太子脱离了他的掌控就这般闲适自在了,康熙心中也有些怅然若失。

康熙拍拍侍立在他身边的弘暎:“去吧。去见过你阿玛。”

弘暎许久没见过太子了。上次就没见到,自个儿伤心了一回。

这次知道太子会从德州过来,孩子一早就盼着了。

康熙心里都明白,是特意将弘暎带在身边的,就为了让嫡孙见见自己的阿玛。

弘暎眼眶都红了,过去给太子请安。

太子在外这几年,只见过弘暎小时候,转眼弘暎都六岁了才见上。

“这孩子一直惦记着你。上回弘晳他们一起去见你,这孩子顾着课业没去。心里一直后悔呢。现在好了,能和你见见,他高兴着呢。”

康熙用在权术上的心被迫淡下来,倒是经心起这些寻常小事了。

瞧着弘暎与太子的模样,他心中也有些情感涌动,他想到自己,想到太子,甚至想到了仁孝。

浸在权术斗争中的这几年,康熙从没有想过这些事。如今静下来,倒是常常感念,常常发现自己好像不是没有心的。

弘晳与他的关系大不如前,似乎还修复不好。

因为老十四的愚蠢与贪心,让康熙如今的处境很不大好。大臣们与他离心的也多了。

康熙就想,能补救一点是一点吧。

若能叫太子与弘暎好好的,那也不错。

康熙自个也想念太子,却轻易不敢说要太子回京的话。

现如今做主的是弘晳,若叫太子回京,怕是又要让弘晳误会的。

太子既不能劳累,那就好好儿在德州养着便是了。

康熙叫梁九功:“去叫太子妃来。”这回去草原上,太子妃也跟着来了。

瓜尔佳氏也有些年头没见太子了,他留了太子与弘暎在身边用膳,正好他们夫妻也一道见一见,说说话也挺好的。

康熙想要天伦之乐,太子依着,太子妃与弘暎陪着,就这么几个人一道用了午膳。没叫弘晳,更没要苏玳去,其他人就没陪着了。

消息传到弘晳苏玳这儿来。

苏玳还怕弘晳不高兴,想着法哄了他几句,弘晳就笑了:“怎么?怕爷想不开啊?”

苏玳大大方方的点头,笑道:“就是怕爷不高兴啊。”

吃饭说话不叫弘晳也没什么,大约弘晳心里也没想着要去的。

就是用膳后,太子妃和太子说话,提起了李佳氏有孕,说行宫那边怕没人照顾不好。

李佳氏有孕也不好伺候太子,而现在弘暎也长大了,太子妃想要去德州照顾太子,也好让李佳氏安心养胎安心生产。

太子同意了。

苏玳就怕弘晳听见这个事不高兴。

弘晳淡淡笑道:“爷不会不高兴的。这是早晚的事。她现在要去,还算她是聪明的。没糊涂到底。”

太子去德州养病,太子妃是应当跟着去的。结果那会儿太子妃心里不愿意离开京城,以要照顾弘暎为由留在了京城。

现在却着急了,弘暎大了,又想着法儿要跟到太子身边去了。

弘晳当然知道这是应当的。可不妨碍他心里瞧不上太子妃。

“可额娘还怀着身孕呢。”苏玳轻声道。

弘晳以为苏玳是担心李佳氏的安全,便道:“不要紧的。阿玛和额娘都有分寸的。行宫都是阿玛的人,还有爷的人,额娘万事谨慎,还有阿玛护着,不会有事的。太子妃占不到什么便宜的。放心吧。”

其实苏玳也不全是这个意思。

她是想说,李佳氏怀着身孕,太子妃就这么跑去了,这安的什么心思,谁能不知道?偏偏太子妃是正妻,李佳氏是侧妃,在这件事上,李佳氏没有话语权,哪怕能拒绝,也不能拒绝。

而且从大局上来说,太子妃去了也确实是如弘晳所说的挺好的。对李佳氏也确实是好的。李佳氏要是拒绝了,那就是不识大体。

人家正妻过去了,这才是正理。

但苏玳就是觉得委屈,替李佳氏委屈。这样的委屈却没法和弘晳说,她怕弘晳不明白。也觉得在大清这样的环境里,这委屈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