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岁阴火(其之一) (第2/18页)

陈至道“的确‘勉强可以’,今晚条件有限,我还能多要求什么?”

这句设问夹带叹息语气。

“开册伏敌”吴惜海不得不承认这“闭眼太岁”小子在撩拨别人情绪这点上确实有独到之处,比“锋芒不让”韦德还要可恶三分。

陈至再开口,道“进入正题前,我不妨要多问一句,吴长老如何看待现任应掌门?”

这一句刻意强调现任,延续之前话题之外对先前口出“掌门”二字又刻意做出区别。

“闭眼太岁”这小子说话不带暗酸别人的时候,掌握的分寸同样能讨人喜欢。

吴惜海不禁觉得“闭眼太岁”确实有些东西,无怪都说已成通明山庄凌氏少年辈中重点人物。

吴惜海口中只谨慎答道“应掌门新接任掌门,立志于整肃门派风气,又肯指点我派未来,实是不可多得的人中之龙。”

陈至反问道“吴长老口中的龙,是指‘飞龙在天’‘见龙在田’,还是‘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呢?”

吴惜海笑道“‘闭眼太岁’比传闻中风趣,也比传闻中危险。

你简单一句反问,我若答得不对,回头你再跟别人说我觉得现今琅琊派‘群龙无’,平白给你栽赃上罪过。

和你说话,真是提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这句是摆明了要避开作答了。

两人一番对答,谈的都是易中卦象。

“飞龙在天”意指龙飞于天,飞黄腾达,是乾卦九五极佳的意象;“见龙在田”意思是龙出现在田野,随时一飞冲天,意指有德之人将居高位带领众人高升。

可接下来的两卦中,“潜龙勿用”暗指虽然有好势头,却需要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亢龙有悔”更指龙到了自己也不能掌控局势的高处,人到了自己不配的位置,剩下只有高高坠下死无葬身。

吴惜海答的“群龙无”进一步是意象好的乾卦,退一步是意象较差的坤卦。

“天德不可为也”,是乾是坤端看为者如何对付,吴惜海用这说法既隐晦透露一点真实想法,又藏了应之柔名字中“应之以柔未必生灾”的退路。

韦德听不下去两人摆弄口舌,插嘴道“你们两个一个出谜出得过瘾,一个哈哈打得模糊,记得哪年你们办灯会提醒我不要放过你们任何一个下台。”

陈至道“回归正题吧。

吴长老如果对‘如意斋’之事,捉摸不定,对应掌门也有看法。

则今晚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吴惜海道“哦?怎么说法?我连今晚生何事都还不怎么知道。

应掌门搬动门派大量人马,只说‘薛冶一脉’在吴关镇现身,需要大批人马搜捕。”

“吴长老果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请指教?”吴惜海对后辈人也肯双手握拳行礼,把“玉简”护在胸前双手之间。

“是非坪上论断是非,‘静公子’显然是‘如意斋’的人。

既然他肯做手弄下去汪掌门,显然是属意应掌门更好被‘如意斋’掌控。

此举如果贵派无人有意见或者恐惧‘如意斋’再出花样,相信吴长老也不会肯独身来此听我说这么多。

可既然‘如意斋’派出‘静公子’公孙静,应之柔仍需更加努力,对外加强‘如意斋’眼中的分量,对内通过自己被‘如意斋’看重坐稳这个地位。

今天生在吴关镇的事,就是他用来营造‘飞龙在天’祥瑞景象的手段。

‘薛冶一脉’确实现身,据我所知,应之柔恐怕和他们达成协议,并帮其扣下了通明山庄和阳门共三人为质。

请吴长老试想,接下来会如何?”

吴惜海接下思路,道“接下来,应之柔会处理扣下人质的事情,也把此事的处理结果化为门派里的名声。

另外他会保持和‘薛冶一脉’的往来,适当时候出卖给显然看重诡剑‘罻罗’的‘如意斋’,换取‘如意斋’进一步的支持。

这样应之柔‘如意斋’手中价值更重,琅琊派内地位稳固。

无论内外,他目前的地位都将无可撼动。”

陈至点点头,道“吴长老现在知道此事的重大了?从我的角度,只需要扣下之人中通明山庄的人平安。

但我不惜代价也要阻止应之柔的地位坐稳,以免‘如意斋’更加方便染指知风山一带。

所以我此刻特地来到贵派据地,为的是找出反对应之柔的有力者,条件交换之下,今晚之事必然不按应之柔的计划平息。

现在的掌门,必然是指“渡世常笑”应之柔。

未来的掌门,陈至不多说更不用明说,“开册伏敌”心中也是自有答案。

“哈”了一声,吴惜海不再多说,直到给陈至、韦德领到僻静野地。

眼见二人停下,吴惜海急着让话题继续,开口道“‘闭眼太岁’,我看这地方也‘勉强可以’,你才肯停下脚步。

现在说说事情吧,无论这一半,还是那一半。”

陈至道“的确‘勉强可以’,今晚条件有限,我还能多要求什么?”

这句设问夹带叹息语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