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孝宗是真孝啊 (第1/3页)

好书推荐: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第128章 孝宗是真孝啊

宁玦站在书案前奋笔疾书。

“郡王禄米每岁凡两千石……”

站在不远处的张居正茫然道“宁兄。”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如果变法不从宗室变起,天下人焉能服气?难道还要让京师的这场大乱,在大明各州县依次来一遭吗?”

张居正咽了口唾沫而后道“不是,宁兄。”

“弘治十四年,孝宗皇帝降诏,郡王以下,禄米皆中半兼支,郡主以下本色四分,折钞六分。”

宁玦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你是说,孝宗皇帝时,把大半的禄米都折钞了?”

“然也。”

宁玦倒抽了一口凉气,随手将面前的宣纸团成一团扔进了纸篓里。

“孝宗皇帝是懂废物利用的。”

大明宝钞现在究竟是什么购买力,天下人全都知道,上坟都不用的东西。

也就是说,孝宗把郡王以下宗室的禄米给砍了一半,郡主砍了六成。

“孝宗皇帝不敢对士人下手,对自家亲戚倒是挺狠,真孝啊。”

只不过宁玦很快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叔大,这帐还是不对啊!”宁玦摆弄着算盘,不多时便得出了一个数字“照宗室玉碟所载,我大明还是有近两万宗室,其中丁口八千余人,每岁还是有近八百万石的支出啊!”

看着宁玦手中的算盘,张居正的表情也逐渐凝重了下来。

“山西、河南每岁存留不过二百三十六万三千石,宗室禄米每岁就要开支五百万石。”

大明的藩王封在湖广的最多,前后十九王,但湖广的亲王比较识相,只有岷府、襄府、楚府、辽府四支繁衍下去了,江南财赋重地不封王,山东齐府废藩,只有鲁府,至于西北的那几个藩王,可能是生存条件过于恶劣,连秦王一脉都好几次差点断了香火,到了嘉靖朝,秦府香火才逐渐旺起来,至于西北其余几个王,到明末都没起来。

明初时,大明的藩王确实封的遍地都是,渐渐的这供养藩王的担子就全都扛到了山西、河南两省的头上。

因为湖广虽然剩下四个,但因为其中有俩是从九边迁过来的,所以岷王俸禄才一千五百石,辽王则是只有一千石,导致这两府人丁稀薄,襄王倒是足饷,但朱高炽基因不太行,襄王府生不出,湖广一省,实则也就只供了2.5个王府,楚府顶1.5个。

至于山西、河南两省的藩王,那就全都是重量级的存在了。

张居正的眉头逐渐紧蹙。

宁玦的表情却日渐异样了起来。

“即无灾伤蠲免,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年复一年,愈加蕃衍,势穷弊极,将何以支!”

“变法不变宗室,天下谁人能服?!”

张居正的嘴巴张了张,却是无言以对,因为宗室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只能是看着宁玦站在案前奋笔疾书。

就在宁玦在家中奋笔疾书时,京师的收尾工作也已然展开。

唱报馆一律关停,京师街头巷尾,处处都是被人丢弃的红巾跟散落在地的玉佩。

曾经这些被人引以为傲的信物,在重新恢复理智之后,便注定成为烫手的山芋。

“刑部左侍郎詹瀚、大理寺少卿傅炯夺职待审。”

“屠侨……”朱载壡的眉头一蹙“致仕,不追赠?”

朱载壡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京师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这帮人丢职罢官就糊弄过去了?”

朱载壡本以为这一次起码要杀上几个人方能安定人心。

没成想各部报上来的却是这么一个结局。

袁炜苦笑道“殿下,詹瀚、傅炯,固然可恨,但其申辩已至各部,只是大乱之下的权宜行事,也是有前例可循……只能待有司裁夺。”

“至于屠总宪,屠总宪确实什么都没干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