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頁 (第1/2页)

晌午的太陽最為毒辣,沈美雲被曬的找了個陰涼地躲著,她點頭,「成,到時候你讓人去找我。」

從金家離開後。

她回到前進大隊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這個點生產隊的人基本都在家裡午休。

只有孩子們在滿生產隊的跑。

一點都不怕熱。

在看到沈美雲後,大家紛紛打招呼,「沈阿姨?」

前進大隊不少孩子都是認識沈美雲的,她到底是在這邊住了那麼長時間,在加上有綿綿的原因,一來二去,這些孩子們但凡是有個十歲以上的,基本都是認識她的。

當然,若是小一點的,就不認識她了。沈美雲也是早些年才經常在前進大隊,後面去了哈市後,她父母也回到北京,就來的次數少了。

以至於後面出生的孩子,不認識她,但是架不住好奇她啊。

實在是她太好看了,他們生產隊很少有這麼漂亮的姨姨呢。

見哥哥姐姐們喊人,小朋友們也跟著好奇地看著。

沈美雲和他們打了招呼,這才去了養殖場。她來的時候,養殖場還在忙活,中午的那一頓飯,牲口們都是少不了的。

而且前頭大場子那還挺熱鬧。

不少人都是趁著中午放工的這個點,去割豬草,割個幾捆子過來後,便給胡奶奶他們清點。

一捆子豬草兩分錢,幾乎每個人過來的時候,最少挑一擔子,也就是兩捆子豬草過來,有的人手腳麻利,在加上家裡的孩子們幫忙,一人挑四擔子的也有。

清點聲,交易聲,數錢聲,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沈美雲還說生產隊怎麼沒人呢,原來人都被聚集在養殖場的大場子裡面了,她不知道的是以前大家聚集的中心是村口老槐樹。

如今,那些八卦社員們的陣地都跟著轉移到了,養殖場的廠子大門口了。

這裡屋檐下既能夠納涼,還能夠看熱鬧,看誰家勤快,割的豬草多,賺的外快多。

這年頭大家賺的錢基本上都是透明的,現場就跟著調侃起來。

「荷花家的,你家中午一共來了兩次,給了九捆的豬草,看來你家是發財了啊。」九捆就是一毛八,在鄉下這種地界,做啥能夠一中午的時間就賺小兩毛的?

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家裡天天搓麻繩,一天也才搓個五六斤,到最後也就換那幾分錢。

哪裡能和這割豬草比。

被大家調侃的荷花嬸,喜滋滋的將一毛八揣到兜裡面,「去去去,我家可不是最多的啊,你們怎麼不說老李頭,他一個人割了十六捆子過來,你說說他賺多少?」

一捆兩分錢,十六捆就是三毛二,這一個月下來光外快都能掙十塊錢了。

這多好啊。

做夢都能笑醒。

沈美雲看完這一幕,她搖搖頭跟著走了過來,她一過來原先還在侃天侃地的社員們,頓時安靜了下來。

「沈知青?」

「喊什麼沈知青,喊人家沈廠長。」有個尖嘴猴腮的男人,當即跟著拍馬屁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