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三章 风起桑海 (第2/5页)

好书推荐:

伏念衣衫华美,姿态优雅中正,眼神甚为坚定、严厉,迎着师叔的目光,又是一礼落下。

天下会有变?

各处都有变?

变与不变皆在一念之间。

然……师叔此刻的境界不可窥,想来是诸夏间将会有一些大事即将生,还会和儒家有关。

“儒家之事,有你很好。”

“我近来有所悟。”

“天道常在,此处高山常在,远处苍翠常在,那里……群星常在,儒家的道理也是一样。”

“你当有所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诸子百家,许多道理都是相通。”

“道家!”

“孔丘当年问道道家祖师,得其精髓也。”

“知其所以成,知其无形,谓之天道,天人相分,顺天应人,制天命而用之,顺势为成。”

随口中之言,荀夫子微微一笑。

儒家的事情,自己多年前就不予理会了,一切自有儒家相合之人,先前是公都子。

现在是伏念。

伏念!

很好!

他此次前来的目的,自己知道,他想要得到的答案,自己也已经说了,是否所得所用。

皆看他一心。

“师叔深意,伏念明矣。”

“终究许多事……非如沧浪之水。”

儒家的难题!

儒家的危机!

接连而来。

儒家不同于墨家,也不同于农家,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就是因为儒家的与众不同。

儒家的道!

在无尽沧浪之水中,水润万物,无处不在,可……水韵流淌,也会遇到一些艰难之地。

那就是儒家的麻烦。

同样!

也会遇到一些外力的侵扰,使得沧浪之水不能随心而动的纵横游荡九州诸夏。

师叔之意,儒道固在,当顺势而为。

何为顺势。

顺应秦国大势。

秦国大势再和,它需要安稳,它需要稳定,它需要儒家,只是……它也可以不选儒家。

诸子百家可以做到那一步的有许多。

师叔刚才也有提及。

诸子百家,道理尽头皆相仿,道家……更是其中佼佼者,儒道也从道家受益良多。

“水!”

“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水!”

“可思之,可颂之,可礼仪匡之。”

“可制天命而用之,能者万物化之。”

“可有闻当年道家玄清子武真郡侯一语而退秦王逐客令?”

荀夫子又是笑道。

轻捋颔下长须,徐徐述说一些事,伏念的确明悟一些道理,却也被一些道理所钳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