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日常 第107节 (第2/2页)

罗慧娘迟疑了片刻,小声道:“孩子是无辜的。”

姚征兰放下眉笔, 叹了口气, 道:“好吧, 我答应你,若是孩子还在延州, 我会尽力替你去寻找。”其实她想说的是“若是孩子还在这世上”,但看着后面那女子的可怜模样,到底没忍心这样说。

“多谢大人。”罗慧娘感激道。

姚征兰装扮停当,下到一层来到甲板上。

顾璟与李逾两人正在甲板上看着前方说话,听到脚步声齐齐回头,然后这头就回不过去了。

虽然两人都曾见过姚征兰女子装扮,但那时她不愿以女子面目示人,换成女装完全是在李逾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不施脂粉装扮素净便已足够好看。而今日,她盛装打扮,里头是浅丁香色襦裙,外头披一件带帽的海棠红斗篷,衬得她肤色如雪似玉。一头鸦青色的长发半披半挽,下到船舷过道时,背后的长发被吹到了前面,她不慌不忙地抬起纤纤素手理了理,这才抬眸向甲板处看来。乌眸红唇,入眼便是惊艳。

寒冬腊月冷风刺骨,但是看到这样的她,心头便似洒入了阳光,瞬间就不觉着冷了。

见顾璟和李逾目光定定地看着自己不动,姚征兰低头自顾一番,走到两人跟前,问:“缘何一直看我?是有何不妥吗?”

顾璟虚拳抵唇咳嗽了一声,移开目光。

李逾问她:“你一向如此吗?”

“如此什么?”姚征兰不解。

“如此美而不自知。”李逾道。

姚征兰双颊微红,问:“郡王你也一向如此吗?”

“如此什么?”

“如此言语轻佻!”

李逾乐不可支。

过了两刻,船停靠在了延水县码头。

众人从船上下来,姚征兰问跟在她后头的罗慧娘:“你还记得,当时你是从何处逃到这码头上来的吗?”

罗慧娘点点头,指着不远处那座大山道:“我是从那座山上逃下来的。”

这时岸上一群穿着官袍的人迎了过来。

姚征兰还没反应过来,跟在顾璟身后往前走,却被李逾一把搂到了身边。

她这才看到扮作大理评事的三槐跟着顾璟。

顾璟与李逾上前,与郝同恩石禹行互相见礼。寒暄过后,顾璟望着先前罗慧娘所指的山脉问道:“石大人,请问那边是什么山。”

石禹行顺着他的视线回头看了看,道:“顾大人,那便是兵器被劫的案发地会燕山。”

顾璟眉头微微一皱:“那便是会燕山?”

“正是,两个月前山体滑坡,将上山之路完全堵塞,如今已经没有上山的路了。”石禹行道。

郝同恩接着他的话道:“没错,正因如此,本官来此两个月,案子却是毫无进展。”

顾璟闻言,下意识地想去看姚征兰,硬生生地忍住了,道:“烦请两位大人带我去山下看看。”

两人当即带着顾璟一行往会燕山下去。

到了地方,顾璟等人抬头一看,果然,大片山体都坍塌了,而两边都很陡峭,根本没办法上去。

顾璟沉吟片刻,问石禹行:“石大人,按道理来说,运送兵器也不会走到山上去,缘何兵器被劫,就一定要到这座山上去调查?”

石禹行道:“顾大人有所不知,兵器,确实是在山脚下被劫的。只是兵器被劫之后,以此地为中心的周边各州郡便立刻封锁了水陆两路,附近州县更是挨家挨户地搜了一遍,未见兵器踪影。那么大批的兵器,要藏匿,便只能藏匿在这座山上,才能不为人所察觉。”

顾璟道:“这片山脉广袤,必然还有别的上山之路。”

石禹行点头,道:“有应该是有的,只是眼下大雪封山,在如此广袤的群山中寻找一条上山之路,实在是非人力之所及啊。”

“有无向住在山脚下的百姓打听过?有哪些路可以上山,应当没有比住在山脚下的百姓更清楚的了。”顾璟道。

“顾大人,这附近山脚下已经没有百姓居住了。”石禹行道。

“哦?为何?那边不就是一个村子么?”顾璟指着不远处一片村落道。

石禹行道:“那是个荒废已久的空村,原来的村民早就迁到远离山林的东边去了。我们郡中有名的大善人高显荣出银子一气盖了上百间瓦房,让村子里的百姓搬过去的。”

“他为何要百姓搬迁呢?”

“就是考虑到住在山脚下,遇到多雨季节常有山体滑坡冲毁房屋之忧。”

“那他可真担得善人二字。”

“谁说不是呢,可惜好人没好报,高大善人唯一的儿子,还是个天生残疾……唉,不说了不说了,顾大人,我先带你们去安顿下来。”石禹行道。

顾璟颔首。

一行人跟着他回到码头上,坐船又前行了一段路程,来到肤施。

“宅子是一早就准备好的,衙门就在东面不远处。顾大人和郡王若是短缺什么,尽可派人来衙门找我。”将顾璟等人领到给他们下榻的宅院后,石禹行道。

“有劳石大人。”顾璟道。

郝同恩也来与顾璟作别,道:“顾大人和郡王先好好休息,我们晚些时候再商讨案情。”

顾璟点头:“郝大人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