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彭城大战四 (第2/2页)

走在黑夜中的张良其实也不猜不透这楚汉之争的结局。

张良对项羽没好感,有怨,甚至有恨,恨其杀韩成,毁其复韩之梦,故韩王成一死,他立刻入关从汉,心中有着一念,即为助汉伐楚,以告慰韩王成在天之灵。

然伐楚的结局到底如何,是真的破城后毁其宫殿,灭楚社稷,张良不知道,但他知道刘邦乃能容纳之人,灭秦而不杀子婴即是此证。

此次伐楚是令楚臣服于汉,如同西魏、殷、河南、韩那样臣服而国存,还是灭楚分其地。

其中玄机,张良并非未看透,乃不忍直视那残酷的结局。

韩王成死时,张良的确怨恨项羽,恨不能提刀攻打项羽,然真的看到各路诸侯兵临彭城下,张良又有些恍惚。

汉与楚是否能并存,一山不容二虎,张良自是明白,昔日项羽不仁杀刘邦,封其为汉王,大封天下,无非是想共享灭秦果实。

如果昔日项羽真如那句“彼可取而代也”一样,做皇帝,而非回到诸王并存的时代,那么刘邦必定会除之。

从项羽的种种行为,张良分析而知项羽只为霸王,与立功之人共享天下,而非称帝以致楚行天下。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项羽则灭秦再造诸国,此乃反秦始皇而为之,故而不忍杀刘邦,纵使败杀田荣后,也非想并其地,先想的还是立田都为齐王。

可与汉王刘邦的交流中,张良隐隐探知刘邦心中之抱负,乃愿继始皇之业,一统天下,开万世太平。

二人有着不同的抱负。

项羽只为霸王,而刘邦志为一帝。

不过张良知道刘邦心中志在为皇为帝,但帝皇之路并不容易,三河之地皆存留王,除却殷地乃攻打而虏司马卬外,设立郡县,其余二地,河南和西魏皆依旧保持诸侯国的形式。

这并未如当年秦出函谷关,逐渐蚕食六国之举,秦当年是打的六国一个个覆灭,但如今除三秦大地外,各国还在,并非灭国之举,纵使塞王、翟王依旧未杀,没有还手之力,但终究还是保留着王爵,并没有彻底灭掉。

故而在张良入关后,刘邦与之彻夜交谈,最终确定总方略,乃近降远攻,对于近距离的要尽量招降,令其加入到汉军阵营中,集中各路力量伐楚。

意思就是能成为与汉王争天下者为楚霸王项羽,目标就是击项羽,其余的能招降拉拢,就尽量不采取灭国。

刘邦询问为何,既然吾欲得天下,自当灭国设立郡县。

张良只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天下反秦纷纷自立,诸侯联合才败秦于赵地,诸侯之力不可小觑,如今项羽封各路诸侯王,一旦表现出要灭人之国吞其地,必定会惹众怒,人人为自保而群起而攻之。

欲得天下,败强楚方为第一步,待到实现灭楚的第二步,阻挡的大树已拔,第三步才是风卷残叶。

刘邦对此总方略较为认同,萧何掌握的那些秦书籍,他曾命人每日抽半个时辰读一读,对秦的过往还是较为了解。

秦出函谷灭六国的艰难,刘邦甚为了解,如今山东可不止六国,欲最终一统天下,欲在有生之岁完成秦皇未尽之业,必须用不同于秦的一统之略。

故而选的是降下西魏,令魏从汉,不得已才攻之,幸好西魏王豹从汉击楚。

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汉室风云录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