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之主 第644节 (第2/2页)

然后,他花费少量的金钱,将龙泽尔·爱德华的骨灰盒放入了一个柜子内。

此时,距离这位鲁恩士兵离开贝克兰德那天已经超过165年。

退后一步,深深凝视了一阵,克莱恩抖纸成铁,在柜门上铭刻道:

“龙泽尔·爱德华。”

他闭了闭眼睛,再次写道:

“每一段旅行都有终点。”

(第三部完)

第三部总结

第三部叫“旅行家”,所以我预定的风格是偏轻松的,结构也是很简单的,正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一个人走走停停,见到一些风景,认识一些人,完成一些事情,但又不是很深入地参与。

坦白地讲,这种偏游记感的内容还是有些难写的,好不容易塑造好一个人物,熟悉了一个地方,有了风俗差异感,就不得不离开,继续踏上旅途,非常考验快速引入有特点角色,有意思事件的能力,现在想想,小克晋升“秘偶大师”前,我还算做的不错,之后忙着扣扣子,有太多东西要写,且基本是故地重游,就承前省略了,相对来说有些急。

我看很多人都说我大纲很详细,其实没有的事,我详细的是各种设定,大纲往往是这部主题是什么,要以什么结构来写,会把前面哪些线拉过来,需要设置哪些新的伏笔,将哪些悬念展开,然后就是自由发挥,一个故事结束才想下一个故事的细纲,这么几十万字的内容,要提前把每一个情节想好,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呆板,因为不真正写出来,你真的没法知道这段剧情怎么样,之后该怎么接,并且写作途中,经常就会有新的灵感迸发。

就像我写上一部结尾小克离开贝克兰德那一幕时,就有了这一部结尾在暗流汹涌里返回的画面和点睛之笔,也有了哥哥和妹妹要出场的预定,同时,整理大纲的时候,也有了书中世界得出场的标记,但相对结尾来说,更具体的就没有了,之后,写到释放“梦魇”,才有了替他向女儿带话,呈现另一种意义旅行终点的灵感,写到《格罗塞尔游记》,开始设置书中具体人物,弄了个鲁恩士兵的时候,才忽然有了思乡归家的灵感,这些加在一起,我对第三部最后怎么写,就非常清晰了。

第三部整体偏平淡,这是本身结构和预定风格决定的,我也提前说过了,想看到结尾有大事件爆发的朋友,可能会有点失望,就像刚才讲的那样,我结尾要塑造的是一种暗流汹涌危机密伏的感觉,包括因斯的出场,包括欲望母树的恶意和玫瑰学派的袭击,将这些绷起来,衬托小克返回贝克兰德的画面。

嗯,第三部里一是前面游记风难写,二就是要写两次下副本,神战遗迹和书中世界,这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考验。

看过我前面小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灭运和奥术下副本的段落都可以说比较干,比较粗糙,没太大吸引力,前者强在副本结尾爆发那一下,后者的话,我认真想了想,大概就梦的解析那个副本和新世界吹嘘神的逼格那一段比较有意思,其他都不是太好。

到了一世,很多副本借助无限流的架构,扩展成了一个世界,能够慢慢去写,去引入,去铺垫,且很多时候有同伴在,相对来说,吸引力就高了不少,但单独的几次副本,比如真武疑冢那块,也还是存在干和糙的问题,靠悬念硬撑。

武道基本没有下副本,就战乱地区那里有一段,也不多,没什么好总结的,到了诡秘的第三部的时候,我认真思考了很久怎么处理这两个大副本的问题。

根据一世的经验,我先定了“悬念”和“同伴”这两点,根据诡秘之前和写作途中的体会,又定了“有趣”这一点,但总觉得还差了一些。

后来我想起以前和豆子聊天的时候,发现我们两人的创作方法是不同的,我是先想讲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世界观,然后才依据故事和背景敲定几个比较有特点的主要人物,之后慢慢添加新的,他是先想好了有这么一些有意思的人,再去敲定这些人相遇,同行,恩怨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

虽然我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但也在慢慢融入他的一些经验,所以,我就在想,副本里是不是可以把“同伴”改为“人物”,塑造一些有特色有趣的人,让他们碰撞在一起,展开些故事,丰富副本的内容,让它整体变得更有吸引力,然后就有了神战遗迹的尝试。

结果还不错,这是我写副本的时候,第一次追订不仅没降,反而一直在升,接近十万字的内容,一直很有意思地写了下来。

到了书中世界,我又做了另一个尝试,因为这个副本第一次探索会很短暂,不可能去展开里面人物的过去,也就没法很有感染力很有渲染力地表现他们的悲欢,所以我就在考虑怎么表达的问题。

最终,标题的“旅行家”让我敲定了思路,作为一个旅行家,没法深入别人的生活,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外在的表现,然后就会有不同的感触,比如,旅行途中,看到一个女孩喝得醉醺醺地在路边呕吐哭泣,有人会想真不自爱啊,有人会想她是不是经历了什么悲伤的事情,有人会觉得吵闹。

基于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的基调,我就刻意没去写格罗塞尔莫贝特他们的过去,去渲染他们的情感,只是忠实地客观地冷静地记录他们该有的话语,该有的表现,一点也不涉及他们的内心独白。

你们如果仔细去看,会发现那一段里我基本没直接写小克内心的感触,故意留了白。

所以,有的人会觉得强行煽情,有点尬,有的朋友会比较感伤,有的会深入地畅想和延伸,试图还原。

这就是我想达到的效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嘛,在一个旅行家眼里更是如此,笑。

洋洋洒洒,写了好多,第三部的大总结就是,人物和故事结合得很好,但扣扣子的时候有些急,有的部分可以再舒展一点。

第四部 不死者

第一章 归来记

淅淅沥沥的雨水,隐隐约约的薄雾,努力张扬着迷蒙光芒的一排排煤气路灯和时不时驶过街道的马车共同构成了贝克兰德最常见的夜景。

除了这些,立在窗户后面的克莱恩有注意到一些可喜的变化。

叮铃铃!

清脆的声音回荡之中,一辆只有两个轮子的奇怪机械沿着道路边缘飞快奔驰,驶向了街道另外一头,它总体框架为黑色,但部分地方呈现出钢铁的灰白,在穿透雨水的煤气路灯光芒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美感。

这机械的上面坐着位穿邮政人员服饰的男子,他双腿不断踩动,显得很是卖力,身后的位置处则绑着一个刷了绿漆的木箱。

“推广得很好啊……”白衬衣黑马甲气质成熟的克莱恩看着这一幕,无声感慨了一句。

他重回贝克兰德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在途中遇到了多辆类似的奇怪机械,这正是他投资并推动的自行车!

从报纸上,克莱恩了解到贝克兰德脚踏车公司做了大量的广告,并在乔伍德区、贝克兰德桥区域举行过自行车比赛,以吸引那里人们的注意,这些办法之外,他们还积极地向政府邮政、警察等部门推广,效果据说还不错。

他们的定价策略有听从克莱恩当初的建议,避开经常使用马车的中上层,将目标群体瞄准为周薪达到1镑10苏勒以上的技术工人、家境还不错的学生和需要经常在外面奔波的公职人员,所以,一辆脚踏车3到5镑,让这个阶层的人士咬咬牙能买得起,而同时又可以向收入更低的人群炫耀。

“现在的问题是贝克兰德经常下雨,骑自行车的人又没法打伞……下一步就是雨衣了。”克莱恩收回目光,摇了摇头,低声笑道。

他目前居住的地方是希尔斯顿区的一家高档旅馆,一晚上就要10苏勒,贵得克莱恩有些心疼,但为了符合人设,只能咬牙忍耐。

根据他的想法,道恩·唐泰斯这个身份明面上应该是一个来自迪西海湾的信仰黑夜女神的神秘富翁,他变卖了原本的土地和矿山,准备来贝克兰德寻求新的机会,并对捐赠获得爵位有一定程度的兴趣,但又没那么雄厚的财力,只能先考虑拓宽人脉,进行财务投资。

这样一个身份的好处在于,和克莱恩之前扮演的所有角色都不相同,有明显的区分,而且可以很自然地接触到中上层的一些人物,尤其是军官俱乐部的人和黑夜女神教会贝克兰德教区的主教们,方便克莱恩一边继续调查贝克兰德大雾霾事件的真相,一边搜集情报,制定偷窃安提哥努斯家族笔记的详细计划。

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这样一个来历神秘的富翁肯定会被“值夜者”、“代罚者”们注意到,遭遇一定程度的背景调查。

根据克莱恩的经验,类似的调查在不涉及重要事件的前提下,可能是官方非凡组织自己做,也可能转交给警察部门,但都不会太过认真,属于例行性事务。

所以,在伪装领域算得上专家的克莱恩为道恩·唐泰斯设计并准备了第二层身份,以应对背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