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汉骑一战惊天下之中 (第1/2页)

小标题人人皆有在乎之物,辱骂亦需动脑

项声走后,这里是右司马在镇守,一向是楚骑出击汉军,从未想过汉骑兵居然敢主动挑衅。

金钩(吴钩,一种弯刀)在残阳下已经闪耀着惊心动魄的光,血阳之光,还一道道细细的血丝之光在空中飘散。

金钩是流行于春秋时期的一种弯刀,春秋吴国善铸钩,故又成吴钩,这里说的金钩的金不是黄金的意思,而是一种金属的统称。

春秋时期金钩多以青铜铸就,到秦末,金钩有青铜的也有铁的。

曾藏匿于吴中的项羽、项梁,对这金钩比较喜爱,认为此金钩可以做成一种骑兵的新型武器,如果配备上这种武器加以训练,威力必然可观。

匈奴的马上弯刀很厉害,但那时的项羽认为金钩也不差,故而在建立西楚后,项羽便命人打造金钩,装备那江东八千子弟兵。

或弓弩加金钩,或长戈长矛,皆青铜鱼鳞甲,还有良马,这就是项羽那三万精锐铁骑的精良装备。

善骑射的吴中子弟,加上精良的装备,楚骑彭城一战而威震天下。

这种自豪感和优越感随着不断的胜利,在逐渐膨胀。

西楚老将骑兵右司马就是在彭城一战中获得无上荣耀的,现在被汉军骂着缩头乌龟,有辱威震天下的楚骑威名,趁早抹脖子算矣。

诸如此类的话是越说越难听,这次负责骂人的不是寻常的问候祖宗十八代,那样太庸俗。

负责这次辱骂人的是一个名士卒,陈署,此人乃霸上以卒从刘邦,彭城大败后,萧何兵至荥阳,他在其中。

刘邦组建郎中骑兵,他自告奋勇为骑士,灌婴从中谒者迁为中大夫后,推荐其为谒者,代替灌婴掌汉王左右传达等事,使郎中骑兵与汉王能无缝对接。

刘邦急回关中,没有带上他,留在灌婴的骑兵中作战。

这陈署不是一般的士卒,是个读过书的士卒,有文化的士卒。

陈署骂人不带脏字,直接蔑视和羞辱这名右司马最在意的地方,拿他的荣耀来践踏,具体大意是说这右司马献出妻姊才有机会参与彭城之战,依靠父兄才坐上右司马之职。

有功而不敢沾沾自喜,因为这功劳不是他自己,起初不信真如此,如今看来传言不假等等。

总之将这右司马最在意的东西统统踩在脚下,这下右司马不乐意,立刻打开壁垒之门,仅剩的五千铁骑全部倾巢而出,要给汉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只是没想到曾经被打的仓皇而逃的汉骑兵,今日居然进退有道,暗藏玄机。

待楚骑右司马率楚骑出击时,汉骑如往常一样败逃,见汉骑溃败,心中的恶气随着汉骑的溃败而渐渐流出,这种愉悦之感已经无法抑制,一路猛追。

不知不觉已追至狭长地带,便突见左右两翼有骑兵杀出,楚骑之后也出现汉骑。

至此才知上当,但右司马自信楚骑威震天下的战力,故而没有命令撤退,而是与汉骑悍战,将汉骑全部灭杀。

随着战斗的进展,楚骑右司马脸色苍白,他现情况有些不对,放眼望去只见楚骑正被两股力量来回冲杀,竟大大小小被分割成十处左右。

正是丁礼、戴野率军冲杀,一路杀伐,绝不恋战,只为冲散楚骑队形。

被分割后,近距离攻杀,楚骑的弓弩已经排不上多大用场,所能依靠的是金钩,金钩的短成为致命弱点。

金钩猛烈的砍杀被长矛、长戈封锁的死死的,能近身者少之又少,皆刺死在马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