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兵仙与兵神的相遇 (第1/2页)

小标题赵王歇命丧襄国,韩信拜师李左车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魏豹曾随刘邦伐楚,是立过功的,赵王歇则不同,自始至终,赵王歇从未表示要助汉伐楚。

杀赵王歇稳定赵地可以靠张耳,毕竟张耳的心思,刘邦很清楚,否则伐赵地张耳也不会那么积极,动用广泛的人脉,还亲自挂帅出征。

今后为稳定赵地,还要靠张耳,尤其是收集赵地兵马,为抗楚增添力量。

绝不能养出一个白眼狼,别人去控制赵地,刘邦还真不放心。

刘邦默然思虑,许久开口道,“与汉为敌,留之无益。”

本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好好的一个王,不知道是没有选对阵营,还是野心限制他的成长。

从未想过去尽吞他国,只想在赵地为王,光复祖宗基业,可叹命运不公?

赵王歇在临死前突然间明白,在楚汉争雄之际,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不早早站队就要提前谋划,

可惜李左车曾经给他提过一个策略,那就是趁楚汉相争时,关中又有章邯为内应,联合燕国伐汉,占据关中。

将赵地、代地、关中连成一片,然后再蚕食西魏,夺得天下。

看来有时候野心小,未必是好事。

随着赵王歇的战死,赵地在几路别将的攻击下,刘邦相信很快赵地就能大定,彼时赵地、西魏地、关中将连成一片,彻底扭转楚汉战争的形势。

韩信询间其他诸将吏如何处置,刘邦道,“完全交予大将军。”

有这个特令后,韩信第一时间下达的命令却是有关敌将,“传令全军,勿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赐千金。”

这句话一出,全军哗然,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敌将居然价值千金。

陈馀的名气很大,尚且斩杀,一个不怎么有名的人居然价值千金。

如今赵王歇、陈馀皆被斩杀,赵地大定指日可待,诸将皆献出级和俘虏,祝贺韩信立下大功。

高邑趁机询问韩信曰“兵法有云,行军布阵,当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今将军令臣等反而背水陈兵,待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高邑平时熟读兵法,能以客初从刘邦,足见其身份,与樊哙、周勃等人出身大不同。

或者说高邑和刘邦的大红将军话不投机,没有多少共同的话题,故而很早成为将军,却一直没能得到重用,未能如曹参那样位列要位。

那个时候高邑觉得刘邦太俗,只与屠夫、贩缯、吹鼓之人为伍,不能欣赏雅士,有点郁郁不得志。

后从韩信涉西河,伐诸侯,逐渐对韩信有种很奇特的看法。

击西魏捉魏豹,用的是声东击西,高邑能理解,这是兵法上有的。

可背水列阵,反其道而行之,高邑不服,还说破赵之后再吃饭,更加不服气。

因为他读的兵法上明明写着,行军布阵当右边和后背靠山,前边和左边需临水,韩信的做法完全违背兵法,这是不可取的。

高邑甚至认为能击败西魏军,俘虏魏豹,多半是曹参的功劳,和韩信这个外行似乎关系不大。

可现在不得不疑惑,毕竟用兵之人更讲究事实依据,事实上韩信真的大破赵军,还斩杀陈馀,高邑不得不问出此疑惑。

高邑的话立刻得到诸将的响应,诸如孔聚、陈贺等皆有此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