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汉将单宁先战羽婴 左右开弓楚将指挥吃力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三国凨

小标题汉将单宁率先战羽婴,周定袭右翼楚将指挥吃力

项声刚走,项佗就面临强有力的一击,根本不给他施行计划的机会,这像是算好的一样。

早不攻击,晚不出击,就在项声回援的时候,灌婴起猛攻。

这次攻击,灌婴披甲上阵,持蚕丝枪,身先士卒,郎中骑兵受到极大的鼓舞。

这次灌婴率郎中骑将周定、单宁二将出击,二人都是很早就跟着刘邦的老将。

如今已经对灌婴的智谋由衷的佩服,身经百战后,三人已经配合的非常默契。

周定负责从右翼直击项佗军的弓弩手(又可以称为轻步兵或轻骑兵),单宁则是负责从左翼出击项佗军的甲盾兵。

灌婴则是从正面向项佗的中军压顶而去。

看着如红色潮水一般压来时,项佗面有慌张之色,楚将羽婴对项佗信誓旦旦,“柱国无慌,有吾羽婴在,汉军欲靠近中军,必令其尸身堆积如山!”

羽婴这位楚将曾在韩地镇守,后来被曹参击败后,逃回楚地,幸得到项佗的赏识和推荐成为步军中的裨将,常协助项佗执行各种任务。

如今更是成为项佗的得力助手,被任命为裨将。

羽婴能够战败而不被责罚,全因项佗,故而他对项佗有着绝对的拥护。

不及项佗说几句鼓励的话,羽婴就持楚戟亲自上前督战。

作战很惨烈,左右两翼是配合打的组合拳,周定和单宁已经配合相当默契,先攻击的是左翼。

战阵不大,羽婴纵马在阵中穿梭,先来到左翼。

靠他人,不如靠自己,羽婴对目前军中的诸将不是特别满意,故而他亲自到左翼来督战。

流血在继续,没有噼里啪啦的打斗声,也没有喊杀声,全部是长距离进行戈矛的互杀。

这现场不像电视剧,长兵步卒身上没有短兵刃,他们手持长矛、戈,结队踏步向前,如同移动的矛林。

不仅汉军如此,楚军亦如此。

这是武卒与武卒间的铁血碰撞。

士卒毫无畏惧的向前走,长兵刃不像短兵器能够搏斗这完全靠的是结阵冲刺。

矛林交错,互相刺在对方的身体上。

这些士卒走到一定距离就停止上前,士卒们前后脚跨步举着长长的戈,忽然间长戈向下砍去。

砍中脖子者,本能的放下长戈,捂着脖子在地上挣扎。

一个人的倒下没什么,并不影响战斗的进程,可如果数十人倒下,在地上挣扎必然会影响阵形。

互相砍杀一阵后,两军距离再次靠近。

双方立刻变成长矛,这矛比戈短一些,但依旧有两米长。

砍杀变成双方的刺杀!

不是每个士卒皆能披甲,披甲率在西楚的军队中并非百分百。

甲胄多用在项羽亲率的大军中,兵刃也是最为精良!

彭城的守卫军披甲率也不少,但多在中军!

这是冷兵刃与肉身的一次次接触。

痛苦之声此起彼伏,运气好的,刺中心脏直接死去,运气不好的不能立刻死去,本能的挣扎。

战场陷入短暂的混乱,后面的长剑骑兵立刻动攻击,攻击者乃汉将单宁,手持战钺(类似于战斧)。

这把秦钺是单宁引以为傲的战斧,是在击杀一名秦将手里夺得的,用此兵刃来表达对秦的仇恨,对建功志向的追求。

秦灭,楚汉争雄,这把钺单宁又取名为日月钺。

单宁靠着这把钺随从刘邦东征西讨,如今跟着灌婴更是远距离打到齐地,又打到淮南,算是立下不少功劳,

不过和周定比起来,还是差一点,故而他很卖力,每次作战都向灌婴请求战。

周定也是心有灵犀,每次都主动让单宁先出战。

一次次作战,单宁惊讶的现,即便周定让着他,给他先出击的机会,但最终立的功还是赶不上周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