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仍非时机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夜落长安 原子战神

曾经赵、秦、胡人纠缠之地如今即将归入汉,作为汉王的刘邦不得不从长远的安全考虑。

忧患意识常存,才能活的长远。

如今上郡归汉,刘邦怎能不欣喜。

刘邦一人无眠,此乐趣自然不会独享,立刻请来几位同享。

张良自然在其列,看到刘邦深夜开心便知北面有好消息,非董翳即章平。

刘邦没有说话,没有激动的宣布何事深夜召唤群臣诸将。

大殿内的灯光在摇曳,映照出数个影子,影子拉的很长。

张良看着书简上刀刻的字迹,脸上浮现一抹淡淡的微笑,非常镇定的笑容。

镇定的人怎么会有笑容,无论镇静还是镇定之人总是会用微笑来掩饰自己,宣示自己,但张良的笑却是很镇定。

数人传阅,兴奋的神色开始在十数人脸上浮现。

人高兴的时候未必会笑,振奋、兴奋往往与笑不同,灌婴、韩信、孔聚等诸将脸上一脸的兴奋之色,眼眸亮。

刘交、卢绾、郦食其、张苍等人脸上的笑意已经无法抑制的在表达祝贺。

祝贺与分析声此起彼伏,不同的嘴,不同的音色,渐渐趋于一点,东出时机已经成熟。

至今关中三秦王,已降二王,已灭二国,唯有章邯垂死挣扎耳。

刘邦没有回应群臣诸将的兴奋之声,眸光聚在张良身上,张良一直没有说话,他的神色依旧是镇定的微笑。

若有若无的微笑。

“子房,时机到否?”

等许久,刘邦不再等,直切心中疑惑,直抒心中的期待。

张良的笑还在脸上,但他的话却让众人的笑消失,“仍非时机。”

韩信脸上露出质疑的神色,他真的很想对张良言,“若善将兵否?懂兵事否?”

张良将兵略韩地,始终无建树,不见起色,除立韩王成外无他建树。可韩信还是不敢小瞧张良,他总是能从张良身上看到非常令人敬畏的特质。

韩信未曾随刘邦西征,更未随刘邦入关,并不知张良之谋略,但他有所耳闻,韩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善于从传闻的讯息中取出有用之处。

诸将脸上仿佛蒙上一层寒霜,听着门窗外的呼啸声,忍不住打冷颤,殿内陷入寂静之中。

每个人皆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他们在默默等待。

刘邦笑道,“关中已定,仍非东出之时,可为章邯乎?”

张良道,“三秦已定二秦,章邯虽不起浪,然依旧不可掉以轻心,时机不对,并非章邯,乃项羽。”

项羽,听到此二个字,众人更加迷惑,汉东出正是欲与楚争高下,与楚战不可避免。

“既东出与楚争天下,又跟项羽有何关系,有何惧?”说话的是孔聚,他感到不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