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回兵途中遇反叛 (第1/2页)

好书推荐: 奋斗在初唐

小标题梁地楚将心思活,召回途中遇反叛

“将军,汉军驻扎于山头,似欲攻昌邑。”

“汉军似有长期驻扎之意。”

斥候们带来的消息多为张苍于山间驻扎,实则虚置旗帜,以作攻城之状。

召平得知这个消息,心中竟有一种放松的感觉,下命令严防汉军攻城,勿出击。

总之召平找到一个舒服楚诸将坚守的理由,不用出击,他知道汉军虽在彭城大败,但汉军战力并没有完全消失。

知己知彼,方能作战,城中的诸将自不会说什么,随着对这支汉军的了解,城中的诸将开口出战的越来越少。

汉将第一狠人,樊哙,这可是一个敢屠城的主,在天下诸侯王中比较注重以仁义之师取天下的乃属刘邦。

汉王刘邦也是一个比较注重出师有名的人,故而在西征入关时听张良的建议,以仁义诛残暴之名,并听取陈恢的建议,使得一路上的城池望风而降。

入关后更以约法三章来取得秦民之心,还定三秦也是一样,总之刘邦的每一步皆带着仁义、取民之心的名号。

如此汉王,岂能容许麾下诸将屠城,这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汉王麾下的战将尤其曹参、周勃、灌婴等麒麟将皆不敢屠城。

可樊哙却敢屠城,这是一位实至名归的狠人。

得知这位狠人率领张苍、奚涓能在鲁地游刃有余的周旋,而且还能从龙且、范增、项冠等军中撤出,他们就没有信心。

借助张苍得到疑兵,加上樊哙汉军第一狠人的名号,使得昌邑军一直没出城。

这支汉军便顺利渡过济水,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一路无话,话说樊哙先渡济水而去,绕着定陶走。

定陶当初在龙且、项襄手里,虽然曹参将驻守之见龙且和前来援助的项它大败,但未能拔城。

拔城和野战还是颇为不同的两码事,尤其是曹参得益于韩信的兵法后,攻城更是认为下下策,诱敌出城才是上策。

将攻城能转变成野战,那才是用兵的高手。

曹参非常希望成为这样的高手,故而在当初经过定陶时只将前来迎战的龙且打败,但没有去拔城。

那意思是若守城,吾过路,若敢出城战,敢叫有来无回,后来固然楚军不敢追击。

可樊哙却不是这样,只是如今汉王打败仗,士气低落,定陶肯定是今非昔比,能绕则绕。

至煮枣时,樊哙、奚涓、张苍没有率军从城中过,而是走村落。

没有夹道欢迎,就连热闹的集市皆空无一人,家家闭门不出,完全出乎意料。

樊哙、奚涓、张苍三人商榷的是欲在煮枣补充粮草,在燕县进行休整,补充兵源,因为燕县有汉将驻守。

在燕县休整之后就继续向西过酸枣、卷县至荥阳与汉王汇合。

不料煮枣人人自危,闭门不出,街上除一些孩童天不怕地不怕的玩耍,竟然看不到青壮年人。

这些人在何处,是被迫从军,还是受到什么惊吓,在无法觉察的背后有一股力量使得他们皆躲避起来。

见如此情景,无奈,樊哙只好率军继续赶路。

前方的路忽然变得有些昏暗,天空不知何时已经乌云密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