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饥荒乱人心 (第1/2页)

小标题饥荒乱人心,它可大可小

事情的演变慢慢出刘邦的预期,本来身心疲惫的刘邦,此刻更是一脸的惟悴。

六月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岁月。

风雨与烈日总是不喜欢随人意,该收割谷物时它狂风暴雨,没有男丁在家,女人们很苦,但终究还是慢很多,很多谷物被大雨浸泡,被风吹的不见踪影。

烈日又将好不容易活下来的谷物晒成干草。

烈日烘烤着大地,烘烤着三秦大地上的人。

一个女人非常艰难的走在路上,灼热之光使其大汗淋漓,微黄的脸上嘴唇几近干裂,看着竹篮中的槐花和榆钱,她抿抿嘴,还是忍住不吃,休息片刻向那竹园茅屋走去。

柴门前早有一小孩在嗷嗷待哺,一见到女人竹篮里的那点槐花和榆钱就双手抓着吃。

吃完之后还吵着肚子饿,女人两眼流出泪珠。

女人抱着孩子轻轻的抽泣,心里念叨,“无粮,子之父不在,吾该怎么活矣。”

夕阳之下,院内的树枝上光秃秃的,那叶子已经被吃光,夕阳下仿佛提前进入深秋,呜呜的哭声在院内回荡。

女人怀里的孩子还在哭着说饿。

女人的眼泪似乎已流干,她起身走入火灶之屋,拿起菜刀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小片肉,然后生火煮水肉。

女人蜡黄的神色变的苍白,依旧面带笑容的喂孩子吃。

刘邦赶路恰好路过此院落,欲在此处讨口吃的,此女人只好无奈的摇摇头,表示旱涝无序,夫又不在家,田地里颗粒无收。

刘邦心中有些过意不去,放下一些金钱就离开。

可是金钱此刻又有什么用……

路上刘邦看到的比这家女人还要惨的,不忍再闻,刘邦忍不住流泪,“寡人之错矣。”

惟悴的刘邦连想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但那眸光还是很亮,“何来如此多饥民?”

卢绾上前回应,他也对这个夏日的收获感到吃惊,就算是征兵打仗,很多壮丁都去前线,但已经免去赋税,而且一家还是留有男人种地的,这点萧何还是做的很好。

卢绾道,“大王,水灌废丘,淹毁诸多良田。”

刘邦一听心中一惊,“韩信之言竟应验,不对,水灌废丘,即便水网不完善,不至于整个关中饥荒。”

刘邦道,“纵是废丘方圆十里良田被毁,还有关中各地,岂会如此?”

“大王,今年雨水较多,粮产不多,况将至收获季节,关外战败,壮丁多增荣阳……”后面的话萧何没有说完,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收获的季节就那几天,如果错过,无人收割,加上连日下雨,那就会烂在田地里。

果然刘邦不再纠结为何会饥荒,归根结底跟东伐有关系。

东伐之时还好,因为萧何的征兵制度在这,不会全部抽走,会留下男丁开垦田地和收割,可兵败之后情况逆转,为挽救危机,萧何悉关中老弱未傅诸荣阳,这带来的影响,刘邦略微一思索便明白。

故而刘邦转移话题,“开仓放粮,救济饥民。”

萧何立刻阻止,“不可,此粮乃运往敖仓军粮,不能开仓喂民。”

刘邦亦是一脸的为难之色,他何尝不知道军粮的重要性,“寡人得关中,皆因民心也,如今关中饥荒,岂能坐视不管。”

萧何看一眼韩信,韩信会意。

萧何就是让韩信从军事上来提醒刘邦,韩信道,“粮饷如有缺,荣阳军心不稳,致使汉再败于楚,大汉将危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