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走不得 (第1/2页)

以仁义长者和约法三章取得关中秦人之心,滥杀无辜绝不会和刘邦扯上关系,刘邦绝不允许这种闲言碎语和他挂钩。

张耳在酒香的滋润下,他决定再探一下汉王口风,尽量将事情弄得更清楚些,如此好做判断。

如果汉王欲杀他张耳,难逃到哪里,如今三河已归汉,向南韩地、南阳皆在掌控范围。

此时逃绝非明智的选择。

张耳欲亲身探口风,诸宾客不同意,最后贯高坚决代张耳去打探消息,督促赵午引那一千精锐壮士日夜轮守,保证张耳的安全。

洛阳城的王宫内,丝竹管弦之声此起彼伏,莺歌燕舞,爵卮交错。

汉王刘邦一脸笑意的以酒宴来迎接两王的到来,西魏王附书请从,渡河而来,韩王姬信得知刘邦至洛阳,亦将韩兵赶来相会。

酒宴上刘邦的笑容虽然在,但带着一丝丝苦涩。

在赵使道出赵出兵的条件后,刘邦心中便有些憋屈,戚姬第一时间觉察到刘邦心中的郁闷,没有依靠小巧伊人来讨得刘邦的愉悦。

戚姬知道刘邦为何烦忧,便以琴声抚其心,莺歌换其笑,待刘邦暂时从心中烦忧转移到琴歌上后,戚姬这才故意拧动柔美的腰肢,做楚舞的前奏。

赏心悦目的确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但刘邦在戚姬楚舞将起的时示意其停下。

心中有拿捏不定的事情,故而刘邦这才来到寝宫见戚姬,在后花园赏雨中的海棠。

刘邦以为美景和歌舞会让自己忘却烦忧,现越听心越乱,刘邦苦笑自己当真是做不了沉溺琴音之中的人。

心中有事越耽搁越不舒服,那些能坐怀不乱,心甘愿沉沦之人,果真不是一般人,亡国之君的心竟然需要一样的强大才能承受。

在听闻张良求见后,刘邦立刻离开,留下戚姬独自惆怅,但脸上的笑容很快再次浮现。

张良的谒见让刘邦的心情总算开始转变。

张良道,“大王,韩王、西魏王将兵已至,汉中兵马已在集结,不日能便南浮江汉以下。”

刘邦心喜,“来之甚快,善,请!”

在汉使渡河回洛阳复命时,一直思索不亲身将兵有些不妥的魏豹立刻选择将兵南下。

心中有急,马行便快,西魏王豹留下大将柏直镇守西魏国,他自己则率骑将冯敬和西魏将军孙遫渡河南下。

由于急见汉王,故而魏豹和冯敬率骑兵先走,留孙遫引大军随后。

韩王姬信在得知刘邦率军南下至洛阳,便知道汉王欲连诸侯伐楚,故而在汉使未至时便将韩兵前往洛阳。

如此刘邦身边共有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西魏王豹、韩王信、恒山王张耳、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之兵在刘邦还定三秦时已经灭的差不多,没有多少兵马,唯有数千人护卫军而已。

恒山王张耳被陈馀击败时,率残兵归汉,好歹有五六千兵马,过河内时,由于张耳的号召,曾经逃散于赵地各地的兵卒自邯郸郡西入张耳军。

如此张耳兵马竟然慢慢汇聚近万人,纵使如此在汉军中其引兵力数不过如一都尉所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