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抓住一切契机 (第1/2页)

好书推荐: 凡悲

小标题章邯觅契机,魏豹持中立

章邯闻之,脸色一喜,不过这喜色也只是一闪而逝,如果军中真的有汉王之子,如果生擒之,必可得一大筹码,与雍大大有利。

可转念章邯又想到一个既定事实,听闻项羽抓到刘邦家室,其中最要的两个人,吕雉和刘太公。

一个是刘邦之父,一个是刘邦之妻,有两个人质在军中,这刘邦还是依旧在和项羽对峙。

关外的消息,章邯是作为要军机处理的,关外的有利条件可是他战胜的必要条件。

如果关外楚军有利,打的汉节节败退,他章邯在内起兵就能成事,否则就是以卵击石。

故而章邯派遣在外的斥候多达数百人,而且给予很丰厚的酬金,当章邯得知项羽掌握着刘邦家室,认为刘邦会畏畏尾。

谁知楚军先是在曲遇遭到强大的阻力,后又在京索之间战败,这一切皆在表明人质在项羽手里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或许汉王之子,甚至是可能继承王位之子或许作用会大一些,章邯这样安慰自己,于是抬头正要下达作战命令,忽见王周脸上还洋溢着兴奋之色。

军中有汉王之子的消息只是一个契机,不至于让他钦点的大将王周能够兴奋成这样,一定还有事情。

章邯等不及,催促道,“情况危急,道来,可还有军情?”

王周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西魏王豹已绝河津反汉。”

话音未落,章邯才明白王周为何脸上的笑容没有立刻消散,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消息。

魏王豹反汉,如果出兵击汉,先能解汉军回救的压力,其次也可以满足代王陈馀(兼任赵太傅)出兵的条件。

彼时只要能坚守,待西魏兵、赵兵前来,一定可以内外夹击汉军。

这让章邯想到昔日率军击赵于钜鹿城时,诸侯联军与王离战,最终取得全歼王离军的战绩。

章邯下令道,“传寡人之令,命周类、苏驵至栎阳城下,合力败擒汉王之子;另火连西魏!”

周类、苏驵二人本皆为章邯别将,奉命镇守北地郡,周类驻守栒邑(今旬邑东北),苏驵驻守泥阳。

二人不幸皆被汉庭将军郦商(兼任陇西都尉)给击破,打的溃散四逃,最后隐在北地。

见雍王尚固守废丘,二人便悄然收集散兵,以图东山再起,就在刘邦彭城大败,萧何悉兵至荥阳,关中空虚之时,受雍王章邯号召南下击栎阳。

章邯所能调集的兵力已达最大极限,陇西的残兵和北地的残兵全部压在这场翻身战上。

故而章邯告诉自己,绝不能,若再败,就彻底没有翻身之力,甚至保守废丘之力亦会捉襟见肘。

此刻的周类在高陵驻守,负责粮草的看守,苏驵军在重泉南,牵制临晋、怀德的兵力。

怀德此城在此小小提一句,此城乃周勃的食邑,周勃在此留下一部分能战的武士,这些皆是周勃供养的武士,来保护自己的食邑。

此时关中危机,周勃便命他们在必要是驰援栎阳。

临晋乃西入魏地的转运地,乃河水(黄河)西岸茫茫无人烟的边塞,自然有一部分汉军驻守。

秦汉时期连年征战,人口锐减,临晋之东,河水之西几乎是荒无人烟的茫茫原野。

临晋城就成为这里唯一的休憩之地,兵马常年驻守,东可御敌,西可内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