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水灌废丘 (第1/2页)

小标题运气可信否,运气真的存在

对于无能有德之人,给予知荐,令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无能无德之人坚决给予拒绝,免得损人害己。

对于那些有才能而品行不太好的人,要非常时期非常举荐。

在汉王之下为臣、为将,除却本事还需要人脉,一个上下流动的人脉,否则就是一潭死水,会臭。

韩信见到刘邦倒是很恭敬,这让诸将的冷眼才渐渐变少。

刘邦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问道,“只闻有将令,不闻有汉王,是何意?”

韩信惶恐,不知道为什么,韩信自重申军法后,见到诸将从不战战栗栗,畏畏缩缩,即便是曹参、周勃等人,在他们面前也是不卑不亢。

可不知为何见到刘邦,仅仅那气场就让韩信心生敬畏,“大王,三军能战必胜、攻必克,乃军纪严明而可号令三军,如臂驱使,末将定此军法,实则乃杜绝敌军假冒汉王之令,袭营耳。

不动如山,令一切矫诏假令无法见缝插针,动如脱兔。”

刘邦一来,诸将建议先放樊哙,但刘邦没有这么做,他的意思是樊哙乃韩信以军法所抓,那么必须以军法所放,王权不能远远凌驾于军权之上,乃相辅相成。

刘邦又问道,“自五月至今,为何迟迟不攻城?”

韩信道,“大王,水灌废丘,时机尚不成熟。”

刘邦道,“寡人视察过废丘城外,如今水网灌废丘足以。”

这个的确是事实,在樊哙的指挥下,本该十天完成的,五六天就能完成,废丘城外的水网早就生变化。

韩信至废丘城外,在得到刘邦之令可以采取水攻时,没有急着开沟壑、挖水渠改造水道,而是先彻底清除废丘城外的其他未降之城。

即便是心存疑惑之城也彻底的掌握,把废丘城外的小城池彻底扫清后,令城中之民迁移,这才对水网进行改造。

水网的改造非一日之功,自韩信准备水淹废丘至今近一月才将水网初步改成。

这种操作自然瞒不住城内的章邯,可章邯兵弱不敢出战,只有趁夜间数次派出奇兵去袭击水道,欲毁坏水道,水淹汉军。

不过韩信早有准备,出来的雍王奇兵不但没能成功,反而一点点被食掉,不是最终逃散,便是被收服。

如此对峙一段时间,城内的章邯越加心寒,看着城中逐渐变空,章邯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苏驵给出注意倒是遏制士卒的逃亡,民虽然不断逃走,士卒却死守城中。

水网改造到如今,可以说完全可以水灌废丘,将此城攻克,擒杀章邯。

故而刘邦一问,在诸将看来合情合理。

韩信却道,“大王,水灌废丘确实足以,然善后不足,大水无情,请水容易,送水难,需打通回流,引大水再回入渭水,方可行水灌,否则,废丘城可毁,然会淹没千亩良田,水无法收回。

良田若毁,必会使饥民增多,民如生怨必有损大王之威……”

一番言辞说的是令刘邦后脊寒,民如生怨会失民心,在刘邦遇到张良后他的旗帜便已转换,顺名得民心方是他心中大汉的基石,早将赤帝子的传言变成外衣。

外衣之下的骨干就是民心,得关中民心,最终使得关中王实至名归,再得关外民心,那就能得天下。

故而诸将对韩信的言论不置可否,可刘邦闻之,面色微变,惊叹道,“世人皆言,覆水难收,大将军今日之言令寡人茅塞顿开,覆水亦可收。”

“大王,既如此,请大王再给韩信宽限时日。”

“可。传寡人令,立刻停止做工,樊哙之举,寡人会……”

刘邦后面的话没有说出,他就被一句话给塞回,“大王,为时已晚,已经决堤,滔天之水已灌向废丘。”

就在刘邦与韩信谈论何时水灌废丘时,废丘城外的沟渠已经相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