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军法之下妙救樊哙 (第1/2页)

小标题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军法之下妙救樊哙

可如果不依法处置,那么今后他这个大将军将士空闲,何谈攻城略地,建功立业,将是一个笑话。

不行,绝不能有负汉王,不仅要打下废丘,消灭章邯,还要帮助汉王灭掉项羽,这才能报答其知遇之恩。

昔日虽为大将军,然无兵权,可这也难怪,毕竟那些枭将能听吾韩信的少之又少,只能以军师的名义辅佐刘邦还定三秦。

可现在不同,此时是他韩信大出之时,如果此时畏畏尾,待天下大定,彻底无封侯拜相之机。

韩信思虑良久开口道,“吾既为大将军,又为攻城主将,汉军中自当军令如山,法不容私,汉王命信重申军法,信不严乃玩忽职守,不维护军法乃为不忠;汉王定不允许信视大汉军法于玩物。”

此言说的是孔聚、陈贺、张苍等人脸色大变,这韩信还真敢如此吗?

孔聚目光扫视全场,现还有一人比较淡定,这种淡定非不关樊哙生死,乃是一种然,似乎可以看透一些事情。

孔聚悄然询问陈豨,“陈都尉,为何不言,避祸乎?”

陈豨道,“大将军,此举乃以不避汉王亲属立军法,并非真杀樊将军,实为考验汉王是否真放权。”

闻之,孔聚肃然起敬,只听陈豨道,“且看汉王如何处置。”

只见韩信还是下令道,“验明正身,一个时辰后正刑!”

一个时辰什么概念,即二小时,十里之地,如果骑兵快奔驰,根本用不上半个时辰就能赶到。

陈贺道,“陈都尉所言有理,吾闻大王距离此地不足十里,半个时辰就能到。”

这明显是在等刘邦来,但在刘邦到来之前,先挫樊哙的锐气,以此再次树立军法的威严。

无时无刻不再告诉诸将,只要是在他韩信的麾下做事,必须要遵守军法,法不容私,连樊哙皆不例外。

陈豨揣测韩信有此之意,但樊哙却不知,樊哙先是哈哈大笑,死后开始辱骂韩信,“韩信,胯下小儿,竖子敢杀吾,单独带兵有几何,不知用何手段,竟偏取大将军印绶,吾樊哙乃汉之将军,披坚执锐,冲锋杀敌,若可曾杀过敌,吾之生死唯有大王能定。”

樊哙认为韩信是徒有其名,没有单独带兵打过仗,听闻至今也不过是在京索之间露过一手,这么一个人凭什么当大将军。

当时在汉中刘邦欲拜大将军,很多人皆以为是自己,结果却是韩信,诸将皆心中不平。

随着还定三秦,韩信制定的方略,还有提出的建议逐渐挥作用,使得一些将领由衷钦佩,但还有很多将领不服,樊哙便是其中之一。

这也难怪,在韩信没有真正大出天下之前,樊哙和韩信的交际太少,并不知道韩信心中的那些谋略到底有啥用。

主营寨内气氛紧张,废丘城外的一处同样紧张,这里是另一处营寨,负责水淹废丘总工程的基地,樊哙将军的大帐之处。

革朱方寸已乱,“奚将军,如何是好?”

陈夫乞也担心道,“如果大将军真以军法斩樊将军,大王怪罪下来,吾等皆有罪。”

天下群雄并起的年代,如果能力不是足够强,多是寻找靠山依附,这些将领加入刘邦的团体后,也不是人人能直接归刘邦指挥,或者说直接由刘邦委以重任,大多皆是在某些将领下讨口饭吃。

刘邦麾下的将领有少部分已经可单独领兵,算是一支可以独立作战的军队,这些军队虽然皆是汉军,统一归刘邦领导,可他们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差别,甚至在某些地方是竞争关系。

跟着樊哙的这几位,可以说他们的荣辱是和樊哙息息相关的,自然不愿看着樊哙就这么被斩,如果再寻一支军队投身,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