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周殷屠六定九江 黥布战前话项羽 (第1/2页)

小标题楚将流涕弃六走,黥布战前谋西楚

虽不明所以,仍咬牙坚持站起来,棱角分明的脸颊上浮现一抹红,憋足力气,继续鼓励将士抵抗周的攻击。

周殷下达屠城的命令,有利可图的士卒进攻的很猛烈,依旧无法攻破。

周殷的脸色很不好看,随后他对身边的一名后军之将道,“可知汉太尉与刘将军现至何处?”

这名后军之将除负责善后,还担负起探查刘贾和卢绾、黥布的动向。

后军之将立刻回答道,“现受阻于新阳。”

听闻刘贾、卢绾、黥布军受阻于城父,周殷神色稍缓,立刻下达更改的命令,“责令全军,继续轮番攻击,黎明时务必拿下。”

怕六县城内的人听闻周殷要屠城而殊死抵抗,周殷严令不得声张。

城内的公杲还想登内城指挥作战,将外郭的防御置在自己的眼皮之下。

结果其裨将死活拦住他,并劝他弃城而走,“吾观周殷攻城甚急,损失极大,如城破其必不放过公将军,恐有屠城之念,愿公将军慎之,思之。”

公杲默然良久,忽然悲从心来,痛哭流涕,“公杲有负项伯,有负大王。”

公杲不知道在他离开不久,周殷就攻入城中,也没有约束士卒,繁华的六县城陷入失控的战火中。

淮水之北,新阳城下的汉军止步于此,刘贾、卢绾、黥布三人在商量如何突破其防线,尽快达到陈县,解刘邦之围。

话说项羽在固陵南大破刘邦,刘邦复入壁,深堑而自守,项羽对刘邦虎视耽耽,表面上很盛气凌人,但内心还是深深的担忧,

担忧远在泗水郡和淮南的汉将杀奔而来,到时候腹背受敌,为此遣季布守新阳。

季布此人论综合战力他不如黥布,按道理而言黥布是可以击败季布,继续向北,从背后和刘邦合击项羽的。

可季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非常善守,而且此人重信诺,麾下多死士,守城是一把好手,几次挑战,季布都不迎战。

刘贾和卢绾见求战不成,准备强攻,黥布劝阻,言季布之优点,觉得强攻损失很大,不划算。

故而滞留在新阳数日,始终不见进展,卢绾眉头不自觉的再次紧皱,恰在此时周殷率军赶来。

卢绾面带微笑的迎接,为早日和刘邦会合,直接提出让周殷和季布纠缠。

闻言,周殷心里其实有些不爽的,老让自己干一些边角的工作,与刘邦会合击楚的功劳不让自己沾边。

周殷提出九江有公杲在需要先拔出再走,这个任务就落在自己头上,现在汉军受阻新阳又将这个钉子抛给自己。

对自己的不重视让周殷不爽,但已经从汉,只好权益行事,接下这个任务。

周殷和季布二人作为早期项氏集团的元老彼此还是有所了解,得知是季布防守,周殷只是围而不攻,切断新阳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其对峙起来。

卢绾、刘贾、黥布得以率军继续北上。

与此同时,齐地的韩信再次见到6贾后,心中起波澜,他连夜召集紧急会议,将自己的老师李左车也请来,询问情况。

韩信脸上浮现笑意,这笑意还在不断的扩大,看得出他在努力的克制,但他还是不太擅长。

韩信道,“李师,信家在楚地,汉王念吾恋乡,许吾楚地,此举可行否?”

韩信经过和诸将一番商议后,还是向李左车问出最后的意见。

在诸将的意见中,大多建议韩信接收,是因为国土变大,他们的食邑可以增多。

李左车思虑良久最后开口道,“臣闻汉王已许彭越为梁王,彭越欲为王许久,其必亲率兵马而出,淮南王亦在北上,赵王敖本在汉王身侧,楚孤立且无根基,天下势已定,必归汉;此时从,可立功,后起者有祸……然灭楚后,不可尽信汉王,当遣信重之将早日入驻楚地。”

韩信听闻李左车建议亲自出兵,就把后面的忠告给当成耳旁风。

韩信这才招来6贾,言即刻向汉王请求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