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取名、鸠占鹊巢 (第2/3页)

陈景乐哭笑不得。

一般来说,都是由父辈或者长辈取名,他虽然年龄上跟堂妹差得有点多,可终究是同辈。

堂婶笑呵呵“有什么不合适的呀,你是她大哥,帮忙取个名没人说什么的,她爷爷取的更难听,我就想要个好听的。”

陈景乐讪笑的同时,又有些意动。

帮人取名这事,确实新鲜。

小堂妹这会儿两岁多点,平时家里人都是“妹妹”“妹妹”地叫,他本以为堂叔家早就想好了名字,谁曾想居然还没正式起名。

堂婶见他犹豫,就知道有戏,就说慢慢想、不着急,然后拎着俩鸡笼回去了。徒留陈景乐在原地纠结。

自家妹妹从屋里出来,一脸怪异“珍婶让你给妹妹取名?”

显然听到刚才的对话。

陈景乐尴尬“你说这事怎么整?”

“帮呗,又不是什么大事,别整梓轩梓涵什么的就行。”陈景钰撇嘴。

珍婶家的儿子,陈景乐他小堂弟,名字就叫子涵。重复率都跟建国翠花秀芬一个级别了。

陈景乐沉吟几秒“那就帮忙想想,要是不满意就算了。”

……

大部分国人对取名这事还是很讲究的。

毕竟名字是要伴随一个人一生,生前写入族谱,记入档案,死后刻上墓碑。

别看人家说什么“名字只是个符号”,可日常生活中,连怎么称呼对方都是一门学问,名字怎么可能不重要。

近些年受网络风气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离谱的取名新闻,比如给孩子取名叫王者荣耀、陈皮话梅糖之类的。

个性是个性,就怕以后上学会引来其他同学的怪异目光,对孩子不见得是好事。

从通俗角度讲,名字最好有深意,不能太土,太能太怪,还要朗朗上口。

从玄学角度讲,名字和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取得好对命运有所帮助,取得不好,那就是debuff。

陈景乐认识个朋友,早些年网络小说看多了,加上本身跟某斗帝同姓,于是给他儿子取名为“乾”。

乾在词义中,前三个解释分别是天、君主、太阳。

自从取了这个名字后,他儿子身体就没好过,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后来招架不住,通过关系找了位“大仙”问过,人家让他给小孩改个名字。

改完后情况确实好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民间有说法“贱名好养活”。

命格不够硬,最好还是避讳点。

岭南一带起名比较有地方特色。通常来说,一个人会有四个名字。

一为大名,是要登记在户口本上的。

二为小名,和北方狗蛋狗剩之类的差不多,男孩多叫狗仔、虾崽、牛弟,女孩多叫妹丁、妹头、妹猪。

三是族谱辈分姓名。像陈景乐,他父亲那一辈是“振”字辈,他这一辈是“涛”字辈,不过他取名并没有按照辈分来。

第四种比较少见,叫做书名。

是指读书时候取的名字,多是嫌大名不太好听,另起一个名字在学校内称呼。这种情况容易把个人档案搞复杂,以前改名容易,近年来就少见了。

还有一种习惯,就是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喜欢在名字里头加上神明的名字。

比如观音的“观”,李广的“广”,俗称契观音、契李广。寓意神明保佑孩子能健康长大。像陈观某、王广某等等。

陈景乐的“景”字,其实也是契名的一种,契境主,本地方言“景”通“境”。

也有不少人用“境”字的。

……

刘玉珍的要求只有一个,好听就行。

不过想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姓氏很关键,好听的姓氏比如颜、比如顾,比如凌,人家取名就很容易出彩。

陈这个姓氏太普通了,想取一个好名字可不容易。

不过既然接了这个任务,那就要尽力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